安徽:老舊小區煥新 百姓生活舒心
發表時間:2023-09-22 來源:中國文明網

  近年來,安徽各地扎實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推動老舊小區基礎設施、環境衛生、文明程度不斷提升。

  提質改造換新 老小區實現“逆生長”

  過了立秋,夏日暑氣還未退去。傍晚是阜陽市潁上縣居民王榮輝帶著兩個小孫子到小區廣場上散步的好時候。在老舊小區住了幾十年,王榮輝從來沒覺得小區環境這樣好過。

  “這個老舊小區有40多歲了。”王榮輝介紹,40年前公司改革后,小區就由居民自己管理,公共部分長時間沒人維護。時間一長,房屋漏水、地面坑洼、下水道堵塞、電線老化等問題相繼發生。

  “居住環境太差,年輕人都搬出去了,只剩下70多戶老鄰居,幾乎都是老年人,一到晚上都沒什么聲音?!蓖鯓s輝回憶起來,直搖著頭。

  今年初,該老舊小區啟動了改造。雨污分流管網建設、水電規范化改造、房屋立面粉刷美化、種綠植裝路燈,還增加了晾曬區和適老設施……半年不到的時間,昔日的臟亂差小區華麗轉身,成為宜居小區。

  “這里原是個老倉庫,年久失修,成了大家堆放雜物的地方,破破爛爛,拉拉雜雜。現在改造成了停車場和小廣場,每天晚飯過后俺都帶孫子們到廣場上玩,跟鄰居們敘敘話?!蓖鯓s輝感到,過去熱鬧的小區又回來了。

改造后的淮北市相山區黎苑二期E組團小區。丁賢飛 攝

  屋子住得舒心,日子才能過得開心,老舊小區改造寄托著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淮北市相山區,老舊小區改造的同時,積極推動養老、托育、助餐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并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對惠苑路、洪山路、海宮路等6條街巷進行整治提升改造,進一步改善老舊小區周邊環境,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問需問計問效,老居民成為“點單”人

  知屋漏者在宇下。老舊小區哪里要改造?改得怎么樣?還是要看居民的意見。

  此次改造,王榮輝最滿意的地方就在于,小區居民們的意見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改造之前,俺跟鄰居們去開了好多次會,能采納的都采納了,不能采納的也都告知了原因。”王榮輝說。

  比如,在原來的設計規劃中,倉庫將被改建為停車場,能容納40多輛車。居民們表示,小區里老人多,對于停車位的需求并不大,反而需要一個公共場所,供大家閑時聚聚,活動身體。于是,停車場的一部分拿出來做了健身場所?,F在,這里成了小區居民們最喜歡相聚的地方。

  充分征求并采納居民意見,是潁上縣提升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成效的有力抓手。潁上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縣老舊小區改造的全過程,均邀請小區居民代表、物業、社區等有關人員參加?!叭罕姖M意了,我們的工作才算做到位了?!痹撠撠熑吮硎?。

馬鞍山市花山區東暉小區在進行了老舊小區改造后,增加了新能源汽車充電樁。

  改造為民,群眾的獲得感是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試金石。在淮北市相山區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一場“管理革命”正在開展。相山區動員居民參與,變“要我改”為“我要改”。通過發放宣傳單、問卷調查表等方式,多輪次征求居民意見和建議;開展“板凳會”“業主開放日”等活動,與居民面對面協商改造項目、出資比例、建后管養等問題,讓改造切實貼合居民訴求,提升城市生活品質。同時,在改造中邀請黨員代表、居民代表等擔任義務監督員,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督。

  改造的是環境,凝聚的是民心。“改造前問需于民,改造中問計于民,改造后問效于民,才能把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做細做實、做到居民的心坎上。”相山區惠苑路社區居委會主任說。

  文明實踐火熱,老小區煥發新生機

  8月8日一大早,家住在馬鞍山市花山區江東街道金瑞新城三村的趙德風趁著氣溫還沒升高,就套上了志愿服務紅馬甲,帶著鐵鍬出門了。

  “昨天樓下老張說有塊路不平,每次輪椅都推不過去,我得去把坑洼的地方先填一填。還聽說小區里又有人在花壇里種菜,我順道清理一下?!壁w德風邊走邊說。

  趙德風是39棟的樓棟長,通曉著所負責的4個單元40多戶家庭的家長里短。此外,他還是社區“愛鄰幫幫樂”樓棟長志愿服務隊的一員,常年在社區內組織志愿服務活動。

 

  8月2日,在馬鞍山市花山區金瑞社區,樓棟長志愿者開展“我的金瑞我的家”活動。圖為志愿者們正在修剪轄區綠化灌木。

  作為馬鞍山市最早建成的征地農民集中安置小區,金瑞社區里,一些居民還保留著農村生活習慣,且小區里老年人多、殘疾人多,物業管理不夠健全……

  但是樓棟長的存在彌補了幾乎所有的不足。小到停水停電、物件維修、撿拾垃圾,大到糾紛調解、社區治理、便民服務,一個電話,樓棟長志愿者便及時上門服務。

  “作為老舊小區,基礎設施不可避免存在短板,但是社區志愿服務活動豐富多彩。群眾在鄰里之間的相互幫助中、在家園環境的共同維護中,收獲了滿滿的幸福感?!苯鹑鹕鐓^黨委書記告訴記者,在樓棟長志愿者隊伍的影響下,社區先后成立了“好幫手”社工服務社等8個志愿服務組織,年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320余次,志愿者參與人數8700余人次,年服務居民上萬人次。

  從“面子”新,到“里子”實,再到心靈美,越來越多的居民在老舊小區改造的紅利中迎來了方便舒適的新生活。(供稿:安徽省文明辦 安徽日報 通訊員班慧 丁賢飛)

責任編輯:張慧磊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日本按摩高潮A级不卡片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第一页 | 久久久人成影片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级中文字幕 | 日本免费高清一级性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