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大柵欄街道一高風險相關人員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為有效阻止疫情擴散,保障居民健康安全,當日6時起,經過相關部門綜合評估,迅速劃定大柵欄街道封控區、管控區和防范區。
疫情發生后,大柵欄街道立即調動機關干部、下沉干部、社工、醫護、環衛、公安等各方力量保障封控力量充足,并做好各封控管控卡口的巡邏值守。同時,多種暖心舉措服務封控區和管控區居民訴求,確保轄區百姓安全。
第一時間 快速反應
大柵欄街道快速啟動應急處置方案,設13個工作組,負責綜合協調、醫療保障、物資保障、垃圾清運、環境消殺、數據統計及健康監測等工作任務,落實市、區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具體要求,從快、從嚴、從實做好本街道突發疫情社區封閉管控工作。
4月24日上午,相關工作人員完成封控區管控區和防范區內居民第一輪核酸檢測。“您好,大爺,不要緊張,頭慢慢朝后傾。”一位社區醫務工作者來給腿腳不好王大爺上門做核酸。原來,大柵欄街道老年人比較多,針對地區行動不便的老人及養老機構內的特殊困難群體,街道特別安排了醫務工作者上門檢測。
設置采購平臺 居民物資有保障
街道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街道利用轄區資源提供地區采購平臺二維碼,以增加轄區范圍內儲備供應,確保市場物資供應充裕。
“除此之外,居民還可以通過線上渠道下單,由超市或平臺派人配送到社區指定提貨點后,聯系居民進行無接觸提貨。”街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外部分封控區內的居民如果無法線上訂購,采取集中采購模式由社區統一采購物資,超市或平臺集中配送到社區,再由社區工作人員分發給居民。與此同時,街道也會通過封控區域工作微信群等方式進一步收集群眾訴求,切實保障封控區居民生活需求。
在陜西巷南口,記者看到了街道設置兩個快遞接收處置點位,接收點位處搭建了臨時帳篷,內設置物架,用于存放封控區和管控區居民的快遞包裹。“我們將快遞消殺后,放入帳篷,由專人進行值守。”工作人員介紹,“屬于封控區人員的快遞,我們工作人員會幫忙送到居民家里;屬于管控區人員的快遞,我們會通知居民自行前來取回。”
愛心舉措 滿足生活保障
考慮到封控區高齡老人就餐不便的問題,街道還特別為封控區內無法買菜、做飯的高齡老人、弱勢人群等特殊群體居民準備了愛心早餐、午餐和晚餐。西紅柿炒雞蛋、素炒豆芽、紅燒豆腐、水煮肉片……剛過11點半,工作人員將29份熱騰騰的愛心午餐分裝好后,第一時間送到了李阿姨的家中。“感謝街道為我們配送的愛心大禮包,這幾天的物資都夠用了。”此外,為做好封控區域生活服務保障,確保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360份包含米、面、油、蔬菜等物品的愛心大禮包在社區工作人員的配送下發放到封控區、管控區的居民手上。
大多數平房院居民家沒有戶廁,一封控,如廁成了大問題。為此,區環衛部門在封控區及周邊搭建了5座單體移動衛生間,均采取“一人一消殺”模式。“居民使用后,保潔人員會馬上沖洗坑位、擦拭地面,再用噴壺對廁所內進行消毒,水龍頭、扶手、門把手、洗手液容器等處是重點消毒部位。”街道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妥善處理生活垃圾同樣是平房院封控后控制疫情傳播的關鍵環節,封控區內的生活垃圾由屬地街道安排專人上門收運,先集中在暫存點,再由區環衛部門及時清運至專業處理廠。“挨家挨戶收運居民的垃圾,進行封口、消殺,隨后裝入紙箱封閉,并再次消殺箱體,最后轉運至垃圾暫存點。”
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封控管控期間,街道將積極對接居民訴求,對有就醫、代開藥等需求的居民做好醫療保障。“街道會通過微信群及時告知居民重要事項,迅速回應居民需求,同時,社區設置了24小時電話,接聽居民咨詢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