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廣東佛山2歲女童小悅悅兩次遭車輾壓、18名路人冷漠旁觀一事引發了全國關于國人道德滑坡的大討論。近日,英國也有“小悅悅事件”上演。英國一名14歲男生上學途中在輕軌站月臺上暈倒10分鐘,數百名乘車路人無一施以援手。此事不僅引發英國輿論震動,也使很多中國媒體再次聚焦冷漠癥,不少人還把目光放在了中英兩國誰更“冷漠”的點上。 環球網最新調查顯示,四成受訪網友認為,基于以宗親為基礎的中國傳統社會結構,中國人只顧念親屬及朋友的的福祉,很少關心社會他人,因此比西方更冷漠;而六成網友則持反對意見,認為即使中國在經濟飛速發展期間出現了暫時性的道德丟失,或者法制不健全使好心人怕惹事而被迫冷漠,但古道熱腸仍是中國人的基本性格。 環球網于2月19日展開調查“你是否認為中國人比西方人更冷漠”,截至20日12時,共15518人參與調查。其中39%(5976人)認為,中國人確實比西方人更加冷漠。 有網友分析說,中國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緣關系上而非一個理性和契約原則上的,這是中國人比西方人更冷漠的根源。“中國人只在乎他們直系親屬的福祉,對與自己毫不相關的人所遭受的苦難則視而不見。這種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道德觀勢必導致自私,冷酷。”一位網友說,“尤其是在社會公共行為方面。” 還有網友說,西方人有西方式的幽默親和,中國人有東方人的仁愛謙恭,但近來中國人習慣了明哲保身,各家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所以中國人還是比較冷漠。 有網友稱,雖然自己并不了解西方人,但和過去相比,現在的中國人“冷漠化”的速度真的很快。“或者這不是冷漠,是被物質壓抑了責任意識和道德意識,是由中國特色的‘道’。”一位網友這樣總結。 雖然四成網友堅稱中國人比西方人更冷漠,另外61%(9542)的網友則反對這種說法,并力證中國人仍有“古道熱腸”。 有網友認為,不仁不義不忠不孝是德育的缺失,東西方都存在這個問題。“中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忽視了中國傳統文化建設,造成一定程度的道德滑坡。但是受五千年中華文化的影響,古道熱腸依然是中國民眾的基本生活態度,千萬不要被眼前和個別的冷漠事件蒙蔽,喪失了對中國國民基本素質的基本判斷。”一位網友說。 還有網友為曾經的國人冷漠癥辯護說,中國人冷漠是怕惹事,西方人是真的冷漠,“西方有那么多的‘好人法’鼓勵民眾助人為樂,但這種事情還是發生,就說明西方的冷漠深植于心,不像中國只是法制漏洞。” 還有一位網友認為,比誰更冷漠這是個偽命題,“每個國家都有冷漠的人,但不能把兩個群體的冷漠水平放在一起比。這沒有可比性,也毫無意義”。(李亮) |
- 上一篇:
-
長沙舉辦雷鋒精神討論會:學雷鋒應高調還是該低調?
已是第一篇
-
長沙舉辦雷鋒精神討論會:學雷鋒應高調還是該低調?
- 下一篇:
-
“善惡有報”具心理學依據
已是最后一篇
-
“善惡有報”具心理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