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如一日,她曾經毫無怨言地服侍6位老人,退休后又承擔起照顧敬老院58位老人的重擔……炎炎夏日,山東濟南市長清區孝里鎮孟道口村村委會院子里座無虛席,30多名村民認真聆聽“身邊感人故事”——如今在長清區,道德模范基層巡講報告會來到了村民家門口。第一屆全省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萬德鎮敬老院院長馬春梅,以平凡真實的講述及孝心愛心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村民,引起強烈反響。“講得太好了,希望村里多組織這樣的宣講,以后也讓孩子過來聽聽,受受教育。”村民孟慶芝眼含熱淚激動地說。 挖掘最寶貴的道德素材,發揚百姓的人性光輝,傳播身邊的感動,從今年6月起至12月底,長清區組織20多位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深入全區基層村巡演巡講。通過面對面交流、網上互動等形式,讓道德模范進鄉村、進社區、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行業“六進”。“每一個名字都代表一段感人的故事,每一段故事都張揚道德的大旗,要充分利用6個月的時間實現巡講活動全區范圍全覆蓋。對先進模范尤其是道德典型進行全方位的宣傳、表彰,就是要讓好人成為干部群眾熱議、追捧、學習的對象,激發見賢思齊、明德惟馨的正能量。”長清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孫靜說。 近年來,長清區充分發揮道德模范的引領示范作用,不斷培育崇德向善的道德土壤。通過樹立典型、強化宣傳、總結表彰,擴大道德模范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取得了明顯效果。去年以來,全區共評選出各類道德模范600余名,推出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當代“活雷鋒”劉成德、“全國優秀檢察官”孟紅偉、“全國優秀離(退)休干部”趙金川、“中華全國孝親敬老之星”馬春梅、“中國好人”董孟英、“全國優秀鄉醫”唐友泉等一大批“平民英雄”、“草根明星”,全區涌現出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1人,“中國好人”2人,“山東好人”3人,“濟南好人”10人,省、市級道德模范15人,區級道德模范213人,“好媳婦”、“好婆婆”3600人,在全區形成了道德典型層出不窮、新老典型交相輝映的生動局面。 長清區積極探索建立道德典型關愛幫扶長效機制,設立了全省首個以道德典型命名的專項慈善救助項目——“成德慈善基金”,募集善款近百萬元,為首批246名道德典型及社會弱勢群體代表發放救助金14萬元,在社會上有力弘揚了“好人有好報”的社會氛圍。表現雷鋒戰友劉成德事跡的長篇報告文學《成德之道》,是優秀的道德讀本,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好教材,長清充分利用這本書宣傳道德典型。 在精心關愛培養道德模范的同時,長清區廣泛深入的宣傳推廣機制,讓道德典型“亮起來”。2012年3月,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精神文明宣講團,道德模范分赴全區10個街鎮巡回宣講260多場次,道德講堂、報告會等讓道德模范作“弘揚長清精神,奉獻長清發展”演講,通過開展“為黨旗添彩·與道德同行”道德模范基層行活動,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形式,傳播凡人善舉,已成為群眾易于參與、樂于參與道德建設的平臺和載體。全區形成了學習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爭當道德模范的濃厚氛圍。(記者 管 斌 通訊員 李 娜 孟祥江)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江蘇如東“百姓宣講團”:講述最美“草根”故事
已是最后一篇
-
江蘇如東“百姓宣講團”:講述最美“草根”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