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類社會組織成為寧波正能量傳播者
發表時間:2014-07-21   來源:寧波日報

社會組織的志愿者在海曙區助殘服務中心展示自己編織的愛心毛衣。(楊靜雅 攝)

  獨居老人需要有人陪自己聊聊天,大齡青年需要有人給自己介紹對象……隨著社會發展,政府提供的惠民醫保、免費教育等整齊劃一的服務已經不能滿足市民的多樣性需求。如何讓擅長給居民提供個性化服務的社會組織快速成長起來?近年來,我(寧波,下同)市用政策和資金引導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改進社會組織登記制度、深化社會組織服務平臺建設,取得了良好成效。據市民政局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我市依法登記的法人社會組織5673家,另有11081個備案的基層社區社會組織,這些社會組織絕大多數是公益類社會組織,正成為我市正能量的傳播者。

  用政策和資金引導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

  近年來,在民政部門的建議和推動下,我市各級黨委和政府部門推出一系列有利于社會組織發展的政策。去年,市委、市政府專門出臺了《關于加快建立現代社會組織體制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市民政局會同相關部門制定了《關于推進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的實施意見》,將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資金納入財政預算管理。去年,市本級設立了社會組織發展專項資金,市級財政每年拿出500萬元資金,用于社會組織服務項目補助。修訂出臺了《寧波市社會組織評估管理辦法》和社會組織分類評估指標體系,對獲評4A級以上評估等級的社會組織進行專項補助(其中5A級補助3萬元,4A級補助2萬元)。

  我市民政部門還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扶持社會組織發展。經市民政局的積極爭取,去年我市3個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獲中央財政立項支持,今年,寧波市慈善總會的“衣循環”試點項目、寧波市知識產權保護協會的“行業協會商會人民調解機制”試點項目和寧波市社會組織促進會的“人員培訓示范項目”又獲中央財政支持。有了資金支持后,實施這些項目的社會組織如虎添翼,服務范圍更廣,受益人群更多。

  我市各級民政部門還積極搭建公益項目對接平臺,吸引社會力量支持并參與社會服務,拓寬社會組織籌資渠道。繼去年“三百”(百家企業、百家社會組織對接百個公益項目)活動成功實施后,今年,市民政局繼續指導市公益服務促進中心開展第二屆“家具杯”公益項目設計大賽,并聯合市委組織部舉行“2014寧波公益集市”,推動企業及其他社會資源的公益服務資助和社會組織的公益服務生產實現有效對接。

  據統計,去年,我市共投入專項資金1827.5萬元(其中財政資金1157萬元,福彩公益金670.5萬元),帶動社會資金上千萬元,主要用于社會組織服務平臺建設、公益項目創投、社會組織培訓等服務項目,為社會組織健康發展提供財力保障。

  改進登記制度,鼓勵社會各界組建社會組織

  近年來,我市按照統一登記、分級負責,轉變職能、簡政放權的要求,穩步推進社會組織直接登記制度。

  2012年,我市首先對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實行直接登記,2013年,進一步擴大直接登記范圍,對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等四大類社會組織實行向民政部門直接登記。其中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向市、縣兩級民政部門申請直接登記,基金會限市本級民政部門登記,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向縣級民政部門申請直接登記。

  直接登記范圍的擴大,使我市社會組織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自直接登記實施以來,我市各級民政部門新成立登記社會組織382家,其中直接登記社會組織80家,占登記數的20.9%。今年上半年,鎮海區新成立社會組織15家,其中社會團體5家,民辦非企業單位10家,同比增長114.3%,為歷年最高。不斷擴大直接登記的范圍也使社會組織涵蓋面越來越廣,涵蓋了社區教育、文體、科技、公益服務、外來人口融合、社區單位共建、社區安全自治等多個方面。

  深化社會組織服務平臺建設

  近年來,我市全面推進社會組織服務平臺建設,全市現有大大小小社會組織服務中心138個。

  這些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場地由100平方米至1000平方米不等,選拔熱愛公益事業的社工或居民擔任負責人和工作人員。一部分社會組織在里面接受“孵化”,更多的社會組織則以參與公益項目創投的形式從各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獲得資金支持。

  我市很多縣(市)區對這些服務平臺建設有經費保障。從2008年開始,江東區民政局在各社區給社會組織建家,取名鄰里中心,其功能定位主要是承接政府公共服務或社會事務項目、服務其他社區社會組織。在經費保障上,明確區財政按照戶籍人口每人每年不少于2元的標準安排基礎設施建設經費,目前為50萬元;街道按照相同的標準每年安排日常運作經費;民政部門每年爭取不少于50萬元福彩公益金,開展社區公益創投和獎勵示范組織。在去年年底,江東區鄰里中心舉行公益洽談會,為轄區內的32個社會組織募集到了108萬元的項目實施基金。

  很多在這些社會組織服務平臺孵化出的社會組織,已經開始服務社會。2010年,海曙區建立了浙江省第一個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在三年多的時間里,孵化出了26個社會組織。“自閉癥兒童家長QQ群”兩年前進入該中心“孵化”,至今已華麗轉身為擁有民辦非企業執照的“星寶自閉癥家庭支援中心”,會員由當初的20多人增加到300多人,去年還得到了社會各界幾十萬元資金支持。

  去年到我市考察社會組織工作的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副局長廖鴻說,在全國各大城市中,寧波的社會組織服務中心最多,已經形成了全國最大的社會組織“孵化群”,它們激發了社會組織的活力和參與社會治理的能力,為政府將適合由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服務和解決的事項交由社會組織承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全國具有示范意義。

  去年10月上旬,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在我市考察時,高度肯定了我市用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培育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和社會治理的做法。

  社會組織成為正能量的傳播者

  “子涵志愿服務隊”定期給高齡老人剪指甲;“綠絲帶”雙休日給邊遠地區老人拍照片;“芳燕紅線聯姻部”為大齡青年找對象;“寧靜港灣”幫家庭修補裂縫;“春風就業服務隊”為長期找不到工作的居民查找原因……得到了政府和社會支持的社會組織,正在成為正能量的傳播者。

  去年以來,市醫學會聯合市農工民主黨組織專家分批到偏遠山區開展“名醫下鄉”活動,直接服務人數5000余人次;海曙心理援助協會,先后推出了“鑄愛”和諧婚姻家庭項目、“小桔燈”學習困難兒童心理援助項目、“藍絲帶”外來小學生心理援助項目、“向日葵陽光心屋”等5個公益項目,使2000多人受益……像這樣的例子,舉也舉不完。

  我市的社會組織還幫政府做了很多自身無法或不擅長做的事。江東區百丈街道有60余名社區矯正和吸毒人員,這些人最缺少的是自信心和就業技能。街道和社區干部很想幫助他們,但由于他們對干部懷有“敵意”,門都敲不開。去年8月百丈街道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培育了“天音心理援助工作室”和“光華特殊群體就業指導中心”兩個社會組織,前者使37名社區矯正人員家庭關系改善,后者幫助11名吸毒人員創業或就業。

  受到支持的社會組織還在突發事件中發揮了重大作用。獲得海曙區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場地和資金支持的寧波市四明戶外應急救援隊,在去年寧波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中,自帶沖鋒舟轉移220多名被困群眾。

  我市社會組織中涌現出了許多先進人物,在近兩年我市的“道德模范”、“最美寧波人”和“寧波好人”的評選中,有很多道德楷模從社會組織中脫穎而出。僅據北侖區民政局統計,近幾年來,北侖區社會組織中涌現了10余位獲得省、市、區級道德模范的公眾人物。(記者 楊靜雅 通訊員 鄧天武 翁曉暉 實生習 杭凌凌)

好人線索平臺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責任編輯:張青玲
分享到:
更多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好人365
頭條聚焦
中國好人榜
影像館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午夜三级理论在线观看一 | 欧洲亚洲国产Av大全 |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v片 |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绕观看 | 最新在线午夜不卡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