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青島8月30日電(蘇萬明)青島市近日開展的一系列宣傳報告會上,很多人被同安路小學原校長王新華的事跡所感動。她19歲參加教育工作,先后在四所小學任教(支教),21年默默奉獻在教育一線,病重彌留之際依然不忘工作,直到2012年3月12日因病逝世,年僅40歲,她用生命詮釋了“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的崇高師魂。 2000年,王新華主動報名到貴州省銅仁地區支教,是青島市25名支教教師中的唯一女性。“當時我們很驚訝,又很敬佩。”現任上清路小學教導處主任劉倩說,當時王新華的兒子不滿3歲,公婆年邁,丈夫常年跑長途運輸。 2000年9月,王新華住進銅仁市民族小學一間空置許久的小平房。小屋窗欞破朽,門框松動,房內只有一張床、三把凳子,昏黃的燈泡被包圍在屋頂的蜘蛛網中,晚上經常有老鼠來侵擾。 “我多次要帶她回青島,可是她硬是不回來。”王新華的丈夫徐偉說。 支教期間,王新華主動承擔了三年級一個班的語文教學任務,平時還前往大山深處的幾十所小學和教學點,送課進了一村又一村,馬不停蹄。 有一次,王新華送課下鄉,路上渴了喝山澗水,餓了啃凉饅頭,晚上借宿農家,腳上磨起了血泡,胳膊上被蚊蟲叮得紅腫一片,整整走了一天半,終于來到大山深處一所小學。 這所小學只有兩間房子,三個學生和一位50多歲姓潘的代課教師。王新華每一節課都充滿激情,就像要把所有知識和愛都灌輸給三個孩子。臨行趕往下一個村時,潘老師忽然跪下說:“王老師謝謝您了,這也許是三個孩子一生上的最好的一次課!” 青島上清路小學教師王室瓔說,實際上,王新華在銅仁時,除了每月留下吃飯買書的費用,其他的錢都用來資助當地的貧困孩子。 一年后,王新華回到青島,被評為貴州銅仁地區優秀教師、山東省民族教育先進個人。 2003年8月,王新華調任青島上海路小學副校長。2005年暑假開始,她全面負責引進ISO9000認證管理體系。“她整個暑假沒有休息一天。我們回來看到她在電腦上寫了10多萬字的材料。”上海路小學教師張舒說。當年11月,學校成為山東省首家通過認證的小學。 2007年8月,王新華擔任同安路小學校長。她關心幫助年輕教師成長;她親身垂范,感召老師結對資助、幫扶困難學生;她評選潔凈白鴿,鼓勵學生知禮守信;她開通校園博客,促進老師和家長溝通。 這期間她更鐘情海洋教育。她邀請海洋學院士、高校師生給本校師生講授海洋知識,帶領師生開展海洋調研活動、形成課業報告。 2009年12月,王新華被確診患了中晚期肺癌。術后沒有調養,她就回到學校。同安路小學副校長李春燕回憶,抗癌藥物很快讓她患了腸粘連,經常疼痛難忍。為了堅持工作,王新華在家里、車上和辦公室里準備了五個暖水袋,熱敷手術刀口和腹部痙攣部位。疼痛稍一減退,她又忙于學校工作。 2011年暑假,王新華病情加重,胸腔開了一個刀口注入化療藥液。刀口還沒有愈合,她就不顧醫生勸阻出院,開始一年級新生招生。為了吸附外滲的血水,她用吸潮藥粉抹在刀口處,混著汗水的“血膏”浸透了她的衣服。 2011年底她病重時,還親身組織創建海洋體驗操作館,并外出引進體驗操作設備,如海水凈化器、潮汐發電機等。 在王新華的帶領下,同安路小學成為全國十佳、山東省規范化學校,被授予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王新華被授予青島市德育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到了2011年年底,王新華連回家上樓都需要家人扶助,可她仍堅持上班。每次出門咬牙忍痛,故作輕松地回頭跟丈夫揮手……徐偉深深記著妻子的這個表情。“她是一個要強的人,也許也是意識到時間不多了,所以更珍惜一分一秒。”徐偉哽咽地說。 直到今年2月28日,王新華實在走不動了。就在去世前3天,她躺在病床上,依然通過電話安排學校的工作。 王新華的事跡讓很多人感動。青島市市北區日前發出號召,學習王新華關愛教師、關心學生、全心全意奉獻教育的崇高師德,學習她不辱使命、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拼搏精神。7月1日,青島市委追認王新華為“青島市優秀共產黨員”。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合肥幫扶好人有制度保障:讓德者有"得" 好人有好報
已是最后一篇
-
合肥幫扶好人有制度保障:讓德者有"得" 好人有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