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合肥10月19日電(記者王立武)日前,一場別開生面的評選活動在宣城市廣德縣蘆村鄉的文化大舞臺舉行。村民代表、村民組長或村兩委委員們以推薦、投票的方式評選出楊春燕等11人為今年第二季“最美蘆村人”。 活動現場,“最美蘆村人”直接面對知根知底的村民,接受主持人現場訪談時講述親歷的感人故事;推薦人介紹的推薦理由,真實感人、可信可學。“孝老愛親”的楊春燕還被推薦參評“廣德好人”和“宣城好人”。 宣城市近5年來持續開展尋找身邊好人、學習身邊好人、宣傳身邊好人、爭做身邊好人,依托“宣城好人”、“感動宣城十佳人物”和“道德模范”三個不同時間節點的評選載體,按自下而上原則層層評選,層層推薦,評選出一大批道德模范和1000余名“宣城好人”,其中受全國和省級表彰的有150多名。這些群眾身邊的“平民英雄”用他們平凡而高尚的事跡溫暖這座城市的每個角落。 今年35歲的楊春燕,是宋陳村一名普通的家庭婦女,丈夫和小叔子外出務工,今年近70歲的公公罹患尿毒癥癱瘓在床8年多。8年來,楊春燕含辛茹苦獨自一人擔當起照顧公公生活的責任,用最為質樸的方式傳達了“真孝心”。 年逾八旬的張世清是宣州區寒亭鎮的一位傷殘老兵,26年間,他一直省吃儉用,用積攢的傷殘撫恤金捐資助學,修路補橋,自己卻始終過得清貧。鄉親們稱贊他是“大好人”。 宣城市文明辦工作人員介紹,宣城市近年來涌現的“宣城好人”,涵蓋了各個年齡段和職業類型,構成了一個多姿多彩的平民英雄群體。為及時發掘群眾身邊的好人,他們建立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評選推薦網絡,精心構筑發掘、評選、宣傳、幫扶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的良好運行機制, 為讓有德者常在、有德者有“得”,宣城市還注重倡導好人有好報的價值導向,通過節日慰問、現金資助、繳納保險、費用減免等方式,為生活困難的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解決實際問題,好人有好報的價值導向深入人心,在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的示范引領下,學模范、做好人在全市蔚然成風,傳承善良、傳遞善舉在宣城蔚然成風。 今年10月1日,位于宣城市博物館內的“宣城好人館”正式開館。走進這個寬敞的展館,“宣城好人”們的感人事跡即刻在眼前緩緩鋪開。一個個“小人物”、 一個個鮮活而又生動的“凡人善舉”,就如同活力養分,使宣城充滿感染力,彰顯著整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精神財富。 “群眾是公民道德建設的主體,也是公民道德建設的深厚土壤因此,調動最廣泛群眾的參與是道德建設的關鍵之舉。”宣城市委宣傳部長張建軍說。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河北“最美博野人”傳播正能量
已是最后一篇
-
河北“最美博野人”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