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宜昌供電公司職工李元成堅守承諾,照顧犧牲戰友的父母36年,崇高的品德,感動國人。8日,央視首部全方位解讀和展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集電視專題片《國魂》,在財經頻道首播,李元成作為誠實守信的典型人物在專題片中亮相。 1979年,李元成在戰場上與戰友約定:誰犧牲了,活著的人就代為照顧對方的父母。戰友付先根犧牲后,他履行承諾,36年來,克服妻子下崗、移民建房等困難,視戰友父母為雙親,默默地悉心照料。特別是老人的另一個兒子因公犧牲后,李元成更是二老晚年的生活依靠。多年的照料,二老視他為親生兒子。2006年,他被授予全國“孝親敬老之星”稱號,2013年獲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據《國魂》總導演、制片人閆東介紹,央視在半年的時間內,共派出6支攝制組,在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選取了數十位典型人物進行拍攝。(記者唐宜貴、通訊員袁忠宜、梅雪飛) 解說:今天是周末,一大早,李元成就和妻子從城里趕回家,看望八十多歲的“老母親”劉克英。 【同期:李元成】 炒肉莫把它炒咸了,很淡的,炒咸了,婆婆怕咸。 解說:三十六年前,劉克英的兒子傅先根和戰友李元成在貓耳洞里有一個約定:“如果我們哪個死了,活著的那個就代為照看對方的父母。”不幸的是,傅先根在一次戰斗中英勇犧牲了,從此,李元成就擔負起了照顧戰友母親的重任。他用三十六年的堅守,兌現了與戰友的生死承諾。他們不是血緣的母子,卻超越了親生的母子,這殷殷的情義,依依的目光,譜就了一曲動人心魄的誠信之歌。 【同期:劉克英】 我這個兒子死了三十六年,李元成對我呢,三十六年都是那么好,每年都是孝心,每年看我好多回,給我買東西來每年他都堅持到底。 【同期:李元成與劉克英對話】 李元成:劉婆婆我們走了,過幾天再來看您。 劉克英:你們慢走啊,穩當些。 解說:“戰友為國盡忠,我替戰友盡孝。”李元成用一個軍人的血性和忠誠,告訴人們,什么叫一諾千金。 用凡人的善行義舉感染觀眾。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我們的生活中,在祖國的各行各業,涌現出了很多模范人物。他們的身上閃耀著道德的光芒,為社會傳遞著正能量,激勵著人們堅守社會的良知和道義。在《國魂》中,編導既選取了為國防建設而隱姓埋名30多年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也選取了在祖國邊防巡邏戍邊的普通戰士;既選取了創造十二萬例膽囊手術無一失敗的醫學奇跡的莊仕華,也選取了80后從事抽糞工作的環衛工人李萌;既選取了曾擔任外交官退休后扎根貴州偏僻山區義務支教9年的朱敏才和妻子孫麗娜,也選取了堅守36年承諾擔負照顧戰友母親重任的李元成,等等。通過電視畫面鏡頭的組接、聲畫的有機結合,主人公身上的責任擔當意識、忠誠奉獻精神,真誠友善態度得到了淋漓盡致地展現。觀眾不僅在視覺上受到了強烈的沖擊,內心世界更是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深切地體會到了什么是愛國,什么是敬業,什么是誠信,什么是友善。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托舉三兄弟”等12人當選天津市善行義舉好市民
已是最后一篇
-
“托舉三兄弟”等12人當選天津市善行義舉好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