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咖啡也加入雷鋒基金啦!”高新區(濱江)浦沿街道逸天廣場小區的印度女士Shiri在東信社區微信平臺上發現,她平時常去的Yuan咖啡也加入了社區黨員郵政站“雷鋒基金”的成員單位。 Shiri作為社區居民代表,社區舉辦的元宵節、圣誕節、復活節等活動,都有她的身影。上個月,她參與社區組織的愛心助學志愿服務后,就收到了社區黨員郵政站分發的一張“雷鋒基金”券,“拿著這張基金券可以在‘雷鋒基金’成員單位直接抵用一部分消費金額。” 做好事可以得到消費抵用券。這是去年東信社區推出的“雷鋒基金”平臺的一項功能,轄區內的居民做了善事就可以領到“雷鋒基金券”,“主券”可抵用在一些周邊會員商鋪商品的部分消費金額,“副券”則存入社區檔案長期保存。 不到一年時間,做了好事收到“基金券”的,已經有246人次。其中一部分是和麗水松陽的小朋友結對的愛心居民,來自臺灣的吳靜瑜,就是其中一位。 去年夏天,社區介紹了50余名麗水松陽孩子的狀況,這些孩子大多都家庭貧困,社區希望能有居民能和孩子“結對”。 其中有個孩子,讀小學一年級,因為家里受過災,還有些債務沒還清,學習生活費用大都靠爸爸打零工的收入應付,孩子一邊幫爸爸料理家務,一邊用心學習,面對各種生活和學習開支,一家人一愁莫展。 幾乎沒什么猶豫,吳靜瑜就加入了“結對”的行列中,她不僅送上1200元助學金,還準備了削筆器和彩色鉛筆,鼓勵小敏好好學習。 吳靜瑜得知還有個孩子有嚴重的肌無力癥,需要比較高額的費用,她和其他幾位女居民組成了“愛心媽媽幫幫團”,大家做了一些發卡、手機套、拼布錢包等東西發起了一場愛心義賣,不到兩個小時,就籌集到3000多元善款。 拿到“基金券”,吳靜瑜覺得很意外:“這是份意外的收獲,雖然做公益時根本沒想過還有這份附加的東西,但拿到后還是很開心。 “我們在為‘雷鋒’點贊的同時,也開始思考,如何讓做好事成風尚、讓做好人有好報,讓社會正能量在基層社區得以釋放?”東信社區書記裴海祥說,社區借用基金存取模式規范居民的奉獻與回報行為,將居民們的好人好事行為進行量化累積,以此保障道德高尚的居民獲得社會回報,動員居民積累道德財富。 目前,東信社區已經有17家商戶同意加入“雷鋒基金”。“雷鋒基金”有一套嚴格的管理模式——社區專門設1名“雷鋒基金”管理人員,2名基金記錄監督員,每次做了好人好事都要調查求證,最終證實準確后才會發放基金券。實名登記存檔好人好事則不僅使商家放心地加入“雷鋒基金”,也使得居民拿基金券去商家消費有了憑證和保障。 黨員郵政站愛心助學、鄰里跳蚤街、孝道日、新苗工作室、四季云志愿服務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社區組織的活動和服務中,為社區居民付出自己的辛勤和汗水。一份份愛心,能凝聚成一股強大的社會力量,“雷鋒基金”給更多好人送去溫暖和陽光,在社區大力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社區風尚,形成人人爭做好人好事的良好氛圍。(記者 趙芳洲) |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