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操,男,1983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助理、疾病控制辦公室副主任,博士、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作為中國疾控中心應急工作的骨干,陳操是一名“與時間賽跑”的疾控人。曾作為埃博拉病毒青年檢測隊隊員赴西非塞拉利昂抗擊埃博拉疫情。從早期赴武漢一線參與疫情防控、組織試劑全國調撥,到中期為每起疫情流調溯源提供病毒傳播鏈線索,再到當前病毒變異株監測預警,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主持科研課題10余項,發表中英論文30余篇。曾獲得全國衛生應急技能競賽個人突出貢獻獎、國家衛生健康委優秀共產黨員、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
爭分奪秒識別病毒
2019年末,湖北省武漢市監測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樣本被迅速送到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等機構,病毒全基因組測序結果顯示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下一步就是從樣本中分離出活病毒。作為中國疾控中心應急工作的骨干,陳操臨危受命,承擔樣本的關鍵轉運工作。他爭分奪秒,全力以赴,為第一時間成功分離出新冠病毒發揮了積極作用。
隨后,根據工作安排,陳操緊急趕赴武漢,作為專家組成員對武漢定點收治醫院的采樣質量和實驗室檢測進行指導。他曾連續工作18小時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的質量評估。后又參與負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的全國調撥并協調檢測試劑的國際援助,這些工作加快了我國新冠病毒感染者識別速度,彰顯了大國責任。
夜以繼日研判疫情
在國內多起聚集性疫情的處置中,根據工作安排,陳操組織病毒病所基因測序團隊負責對病毒序列進行比對和分析,并開展輸入病例病毒序列監測。病毒基因測序比對和分析需要第一時間開展,經常夜以繼日,但每次疫情研判,病毒傳播鏈推導都是十分重要的一環。病毒一個突變位點的變化就可能給出重要的提示,類似“指紋”一樣,結合其他數據,就可以抽絲剝繭地還原疫情病毒傳播關系,對及時防控疫情,開展流調溯源提供了重要線索。
第一時間答疑解惑
我國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后,陳操帶著積累了3年的數據和經驗再次起航。第一時間建立新冠病毒變異監測預警可視化系統,明確我國本土疫情的流行株基因型。同時協調將病毒序列與全球共享,與國際社會積極開展協同合作。當國際上出現新的變異株或公眾提出有關變異株監測的相關問題時,他多次出席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第一時間用堅實的數據和平實的語言向公眾答疑解惑,消除公眾恐慌、科學應對疫情。(責任編輯:劉朝靈 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