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云鵬 本報駐邯鄲記者 陳正 文/圖 在去年中央文明辦舉辦的“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中,臨漳縣鄉村女教師趙瑞珍榮登“中國好人榜”,并先后被授予2012年“河北雷鋒”、“邯鄲好人”等榮譽稱號。趙瑞珍用愛育人才,30載獨撐一所鄉村學校的感人事跡正在燕趙大地乃至全國釋放著正能量。 為孩子爭取就近上學機會 臨漳縣杜村鄉趙莊村,是個約有700人的小村莊,趙瑞珍老師就在趙莊小學任教。曾經,由于村里人少,學生少,按縣里規劃,該村小學是上級準備撤并的教學點。而一旦撤并,村里的學生就要到外村就學,由于該村地處偏遠,離外村較遠,許多家長都不愿意讓孩子到外村上學,無奈之下只好選擇讓孩子們輟學。 了解到此情況,趙瑞珍多次跑到縣里跟相關單位溝通協調,或許被她的執著感動,這所小學被保留了下來,并至今還保留著全縣為數不多的復式班教學。因為學校偏遠,校舍條件差,生活不便,很多教師不愿來這里工作。為了讓一個偏遠學校的孩子們有一個方便的求學環境,趙瑞珍克服種種困難,毅然在這里堅守了30年。 30載獨撐一所鄉村學校 現在的趙莊小學有一、二兩個年級,共有30多名學生,教師就趙瑞珍一個人。她把兩個年級的學生合成一個教室,兩頭各有一塊黑板,輪流給學生上課,別人一節課的教學任務,她卻是兩節課,同樣的時間,工作量比別人多了一倍。 雖然學生不多,但做起來卻不易,學校大小事務全壓在了趙瑞珍一個人身上。她每天早早起來打掃學校的衛生,遇到下雨天,院子里存水,她要把學生一個一個地抱出校門,然后一起回家;冬天下雪了,她總是早早起床把校園積雪打掃干凈;學生生病了,她幫著喂藥,抱著他們去看醫生;學生家長不在家,為了不讓學生脫課,就把學生拉到自己家吃住。她把學生看得比自己的孩子還重要。 家人看著心疼,對她說,“讓孩子幫你干點啥也好啊,何必硬撐呢。”她卻說,“孩子們都還小,干不了體力活,還會耽誤他們學習時間。”村民都善意地開玩笑,“趙老師既是校長,又是主任;既是老師,又是家長;既管教學,又管后勤。” 教學過程中,趙瑞珍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比如,考慮到學生年齡,她把教材內容用農家特有的小動物、植物等來演示。這種因材施教、通俗易懂的教學方法深受孩子們喜歡。 失去親人仍堅守課堂 30年來,趙瑞珍白天教學,晚上備課,即使生病也是帶藥堅持上課,周末了才能擠出點時間忙自己家地里的農活兒。 本來趙瑞珍的處境已經很艱難了,可悲慘命運卻依然無情地降臨到她身上,34歲那年,丈夫因勞累過度,患腦溢血住院,因為上課趙瑞珍沒及時趕去照看,等到周日去看他時,已是陰陽兩隔了,“雖然為人妻、為人母,但是我很少做家務,全靠丈夫一人操持,我沒盡到一個做妻子、做母親的責任,我對不起他們。”趙瑞珍對記者哭訴道。 丈夫的去世,對趙瑞珍來說猶如晴天霹靂,她強忍悲痛,學校、家里、地里三頭忙。白天帶孩子上課,晚上回家料理家務,農活兒忙不過來,就求親戚靠鄰居。自己孩子的穿戴也都是親朋好友做的,但不管有多忙,她從來沒有忘記學校的孩子們。“30多年的經歷,雖然很艱苦,但看到學生們一個個走出這個小村莊,走進更高的學府深造,便很高興,覺得活這輩子也值了。”趙瑞珍老師用淳樸的語言說。 |
- 上一篇:
-
“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中國好人榜
已是第一篇
-
“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中國好人榜
- 下一篇:
-
2013年2月“中國好人榜”揭曉 101名身邊好人上榜
已是最后一篇
-
2013年2月“中國好人榜”揭曉 101名身邊好人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