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中塞友誼薪火相傳:9個人,帶來一個廠的新生
發表時間:2019-04-25來源:人民日報

  “朋友是時間的果實。”塞爾維亞人喜歡這樣說。

  3年前,一個中國管理團隊開始駐扎在這片土地上,用他們的擔當和智慧,讓一座百年鋼廠重獲新生,5000多名員工的命運就此改變。

  3年后,這個9人團隊所代表的“中國河鋼”,在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市幾乎家喻戶曉。在當地人眼中,他們是“永遠的朋友”。

  “必須讓鋼廠重獲新生”

  在多瑙河畔的斯梅代雷沃,河鋼集團塞爾維亞公司(以下簡稱“河鋼塞鋼”)熱軋車間內機器轟鳴,一卷卷重達二三十噸的鋼鐵卷板,源源不斷進入成品庫。

  河鋼塞鋼的前身是成立于1913年的斯梅代雷沃鋼廠,曾被稱為“塞爾維亞的驕傲”。算上5000多名員工的家庭,再加上承包商、供應商等,這個城市近1/3的人與鋼鐵廠息息相關。

  相比如今的熱火朝天,3年前的光景卻頗為慘淡。經歷了破產、出售、政府1美元回購、國外企業代管等種種坎坷,當時的斯梅代雷沃鋼廠只剩一座高爐勉強運轉。“那時候我們根本不規劃以后的發展,就想著明天高爐別停下,員工別失業。”在鋼廠工作了近30年的河鋼塞鋼熱區總經理瓦拉丹告訴記者。

  “在塞爾維亞人的觀念中,沒親手蓋過房子就不算真正活過。”早在15年前,河鋼塞鋼采購部第二原燃料科主任米奇就買了一塊地,準備建造住房。由于鋼廠效益不好,缺乏穩定的收入,銀行借款次次碰壁,米奇的“造房夢”始終不能實現。

  難道鋼廠真要從此一蹶不振?

  借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2016年4月,河鋼集團出資4600萬歐元收購斯梅代雷沃鋼廠,隨即派出有經驗的管理團隊。盡管已經提前看了資料、做了準備,頭一回踏入鋼廠,還是讓河鋼塞鋼執行董事宋嗣海和他的同事們“傻了眼”。

  “進到原料廠,滿馬路的泥水,腳都下不去,設備還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而且,接手前已經有200多名技術骨干人員陸續離開。”宋嗣海說。

  “這是個‘燙手山芋’,離家又遠,別往火坑跳。”有朋友勸宋嗣海。

  然而,在冷軋車間看到的一幕深深打動了宋嗣海,一名工人用70年代的老舊設備,卻生產出0.14毫米薄的鋼板,“差不多A4紙那么薄,有著自動化設備的現代企業也不過如此。塞方員工的操作技術、職業素養等都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代表著河鋼,也代表著中國。必須讓鋼廠重獲新生!”河鋼塞鋼管理團隊向艱難的現狀“宣戰”。

  半年內扭虧為盈,“承諾的事一定做到”

  “已經連續7年虧損,來了幾個中國人就能起死回生?”最初,河鋼塞鋼首席商務官斯維塔充滿疑惑。

  “鋼廠原有職工一個不能少”,收購之初,河鋼集團這樣承諾。

  斯梅代雷沃鋼廠設計生產能力220萬噸,接手時生產能力只有四五十萬噸,連原有設計能力的1/3都不到。想要保住5000多名員工的飯碗,管理團隊面對的首要任務,便是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秩序,建立信任關系。

  當時,鋼廠的第二座高爐停產多年,為了盡快投入生產,團隊爭分奪秒,組織人員對高爐煉鐵技術設備、煉鋼轉爐系統等進行修復。僅1個月,鋼廠的粗鋼產量就從原來的每月六七萬噸,提高到了12.9萬噸。

  希望重現,最興奮的是鋼廠員工。從河鋼唐鋼煉鐵廠廠長崗位來到河鋼塞鋼當總經理的趙軍回憶,那時候,團隊每個人睡覺時間不到5小時,卻依然干勁十足。

  產量提升了,管理團隊繼續在“挖潛增效”上下功夫。

  49歲的魏東明是河鋼塞鋼首席運營官。剛到廠區,他驚訝地發現地上堆滿了廢渣,這些廢渣不僅沒有循環利用,還得花錢請人處理,“在國內,這些含鐵的廢渣早被當‘寶貝’循環利用了。”

  生產協調會上,魏東明提出將廢渣進行配比再利用,卻遭到了塞方人員的強烈反對:“這樣降低了成本,可能會影響產品質量。”

  魏東明沒有強力推行,決定用數據說話。中方科研團隊化驗廢渣的鐵含量,按照相應比例制成成品。2017年,通過實驗成功證明新的工藝降成本不降質量,終于讓塞方管理人員信服。那一年,魏東明的體重從160斤降到了120多斤。

  鋼廠效益好了,還有一座“文化融合”的山需要跨越。如何按照當地法律、法規及文化習俗實施管理,與當地員工和社會真正融為一體,這讓負責人力、法務工作的河鋼塞鋼副總經理王連璽很頭疼。為盡快熟悉這里的一切,他主動學習塞語,閱讀了大量書籍,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語言特征、生活習慣。

  “用人本地化、利益本地化、文化本地化”,3年間,河鋼塞鋼管理團隊堅持“三個本地化”管理原則,做到“鋼廠原有職工一個不能少”,隔閡在慢慢消除,他們真正走進了當地員工的心中。

  企業的經營狀況不斷改善。2016年底,僅用不到半年時間就結束了連續7年的巨額虧損局面。2018年產鋼176.9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0.6億美元、同比增長43.5%,出口7.5億歐元、同比增長39.6%。河鋼塞鋼首次成為塞爾維亞第一大出口企業。

  在“遠方的家”推動中塞友誼

  鋼廠活力煥發的背后,也有管理團隊身處異鄉的孤獨、遠離親友的牽掛,甚至是終身難彌補的遺憾。

  剛接手鋼廠一星期,宋嗣海突然接到84歲老母親病逝的消息,沒能看到最后一眼,讓他抱憾至今。“出國前去見老母親,她已經不能自理,但反而寬慰我,讓我放心走。”

  對于36歲的河鋼塞鋼銷售部市場開發經理高峰來說,最大的歉疚是錯過了女兒成長。高峰被派往塞爾維亞時,兩個孩子分別只有6歲、3歲,因為時差,視頻時只能看一眼她們熟睡的樣子。“我幾乎沒給大女兒開過家長會,別的孩子總問,你的爸爸呢?她只能把我每次回國給她買的巧克力作為‘證據’,說‘這是爸爸給我買的’。”

  盡管要忍受遠離家鄉、遠離親友的孤寂,但在塞爾維亞這個“遠方的家”,他們被當地人視為“永遠的朋友”,心越貼越緊。“有時我們在菜市場上買菜,人家還給打折。”趙軍說。

  公司成立兩周年時,管理團隊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禮物。一位名叫伊萬的員工用自家廢舊農機具的配件,手工制作了一件鋼鐵藝術品。畫框上,鳥兒媽媽在哺育幼鳥,“感謝河鋼集團帶來的全新活力,以前的不安感都消失了。”伊萬很激動。

  禮物,代表著塞方員工暖暖的真情,更象征著“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塞兩國的精誠合作。

  如今,米奇已經住在了自己修建的漂亮別墅里,生活越來越好。

  救活一家廠,也幸福一座城。由于財政收入提升,整個斯梅代雷沃市的面貌都煥然一新。“我們剛來那會兒,周邊電線桿還是木制的,現在都換成水泥的了。”河鋼塞鋼首席技術官趙凱星講到這樣一個細節。

  “有一天,宋總對我說,要在塞鋼一起干到退休。那刻起,我確信我們的合作將長久下去,中塞友誼將接續傳承。”斯維塔期盼,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塞爾維亞的驕傲”繼續綻放新的魅力……(記者 丁怡婷)

責任編輯:黨 建
【糾錯】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 亚洲十大国产精品污污污 | 亚洲女同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中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人成电影福利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在线一级二级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