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淑敏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著眼于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立足于賡續中華文脈、建設現代文明,對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了深入系統的闡述,是一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芒、充盈著中華文化獨特氣韻的光輝文獻,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行動指南。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對于我們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守好意識形態陣地、發揮好主渠道主陣地作用、推動廣電高質量發展、為文化強國建設作出積極貢獻至關重要。
一、學講話、悟思想,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旗幟鮮明、內涵豐富、意蘊深遠,蘊含強大的政治動員力、思想穿透力、文化感染力、精神凝聚力,體現了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問題導向的鮮明立場,彰顯了堅持自信自立、堅持胸懷天下的非凡氣度,充分體現了思想高度、理論深度,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深厚的文化情懷、高度的文化自信、強烈的文化擔當、寬廣的文明胸懷,必將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對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一)正本清源——深刻揭示了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自信密碼。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貫通古今、融通中外,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出發,首次系統闡述中華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彰顯了高度的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廓清了歷史認知、理論邏輯、實踐準繩,把我們對中華文明的認識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對于我們而言,這種力量就根源于悠久厚重的中華文明。習近平總書記曾就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提出重大論斷: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這無疑是我們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繁榮燦爛的自信之源。歷史是望遠鏡,讓我們看到更遠的未來,進一步堅定了我們的信心。
(二)明理析義——深入闡釋了“兩個結合”這一必由之路的學理道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入闡釋“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的前提、結果和重大意義,深刻指出“結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結果是互相成就、筑牢了道路根基、打開了創新空間、鞏固了文化主體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兩個結合”的五點論述,鞭辟入里,體現了深邃的理論洞察和理論思考,彰顯了高度的理論自覺,是重大的理論創新,進一步拓展了我們黨對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規律性認識,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不斷推進黨的理論創新提供了科學指引。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指出的“‘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為我們持續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完善和實踐探索開辟了新空間、提出了新要求。
(三)高屋建瓴——系統闡釋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建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講話系統闡釋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建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內涵十分豐富,思想十分深刻,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是我們黨強烈文化擔當和高度文化自信的集中體現,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是推進文化傳承發展和繁榮興盛的根本指針,是我們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
(四)定綱指向——前瞻擘畫了擔負新的文化使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璀璨藍圖。習近平總書記以強烈的歷史擔當對賡續歷史文脈、光耀中華文明念茲在茲,在座談會開宗明義指出:“文化關乎國本、國運。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個重大命題,這也是召開這次座談會的原因。”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出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發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時代宣言,為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明確了奮進目標、提供了行動指南。
二、悟思想、知使命,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核心要義
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必然要求。我們黨始終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弘揚者,也是先進文化的引領者和踐行者,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貫通歷史、現在和未來,光榮地落到了我們這一代人肩上,我們必須深刻把握,義不容辭地扛起來。
(一)必須深刻把握中華文明這一根脈。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文明的精辟闡釋和系統總結,清晰地講明了中華文明為何歷久彌新、長盛不衰,清晰地講明了我們為何要與古為新、培根鑄魂。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始終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視為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作為文化自信的“源”和“本”,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牢牢站穩腳跟。這幾年,河南廣播電視臺推出的“中國節日”系列節目,受到人民群眾好評,實現了“破圈”傳播,引發了“尋根”熱潮,充分彰顯了我們源自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自信,充分證明了人民群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自內心的認同、出自真心的熱愛。
(二)必須深刻把握“兩個結合”這一路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生機勃勃充滿活力,關鍵就在于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的關鍵就在于“兩個結合”,“結合”是我們不斷取得勝利的法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中華五千多年文明的積淀中汲取人文精神、道德價值、歷史智慧等精華養分,同時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無愧為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兩個結合”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必然路徑和前進方向,我們必須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之“矢”去射新時代中國之“的”,繼續推進“兩個結合”,讓馬克思主義在中華大地上展現出更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
(三)必須深刻把握傳承發展這一要求。只有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蓬勃發展。“過去未去”,“未來已來”,舊邦新命關鍵在于既講傳承,也講發展,既要賡續歷史文脈,也要譜寫時代華章。習近平總書記就更好推動文化傳承發展、加強文化建設,提出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的重要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傳承發展并重,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大力弘揚革命文化,大力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守正創新,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三、知使命、擔責任,把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成效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實際行動
新使命賦予我們更大的責任,只有明責、擔責、盡責才能不負囑托、不負使命。我們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同正在開展的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結合起來,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宏大視野下審視謀劃推動我們的工作,以奮發有為的精氣神,擔當新使命、展現新作為、作出新貢獻。
(一)履行宣傳闡釋之責,創新做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及中華文化、中華文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宣傳,增進人民文化自信。要統籌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資源,策劃主題宣傳、系列報道,運用多種節目樣式、長短視頻等多種形態,宣傳好、闡釋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宣傳好、闡釋好“兩個結合”,講好中華文化的故事、講好中華文明的故事。比如,理論節目《中國智慧中國行》聚焦“兩個結合”中的“第二個結合”,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闡述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10個代表中華文化智慧結晶的古語,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通俗化、大眾化、視聽化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廣獲好評。我們要進一步整合行業力量,創作傳播更多優秀新聞節目、理論節目,形成多角度、多形態的濃厚宣傳聲勢,讓正能量產生大流量。
(二)履行傳承弘揚之責,深耕精品創作,努力繁榮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要從中華文明脈絡中梳理研究、制訂創作規劃,打造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優秀作品,尤其是那些反映“兩個結合”、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巨大優勢和取得重大成就的作品,打造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夠溫潤心靈、啟迪心智,傳得開、留得下,為人民群眾所喜愛的優秀作品,要把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精神標識、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把握正確的方向和導向,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全力抓好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彰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各類題材作品創作生產,用視聽精品教育人、引導人。
(三)履行國際傳播之責,加快廣電視聽走出去,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要創作匯聚更多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優秀作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形勢下外宣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深入實施“絲綢之路視聽工程”等項目,做亮“視聽中國播映活動”等品牌,提升廣電視聽對外傳播針對性、實效性、感召力。要創新載體平臺,把加強網絡視聽和新媒體國際傳播作為工作重點,支持重點網絡視聽平臺國際化發展,努力打造更多傳播中華文化的“爆款”產品,通過短視頻、網絡達人等充分展示中華文化的魅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四)履行維護安全之責,強化底線思維,筑牢守好廣電意識形態陣地。文化傳承發展必須堅守文化安全。安全是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的“生命線”,要守住“播出安全”這一底線,確保在技術層面上安全播出,要做到萬無一失,否則一失萬無。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統籌發展和安全,樹立“大安全”理念,統籌內容安全、導向安全、播出安全、技術安全、信息安全、數據安全、網絡安全、設施安全等。努力形成體系化的管理手段,形成“管長遠”的制度機制,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確保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五)履行推動發展之責,堅持守正創新,加快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高質量發展。要圍繞“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進一步明確新時代廣電使命定位和發展之路,堅持系統觀念和問題導向,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貫穿到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各項工作中。要深刻認識軟實力需要硬實力做支撐,進一步加強前瞻性思考、戰略性謀劃、整體性推進,統籌內容和技術、事業和產業,努力構建具有先進技術支撐、滿足人民群眾需求、融傳統廣播電視和現代網絡視聽于一體的大視聽發展格局,為廣電行業擔負好新的文化使命奠定物質技術基礎,團結一致再出發,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廣電力量。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一定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信心,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團結協作,攻堅克難,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高質量發展,奮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作出新的貢獻。(作者系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廣電總局黨組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