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 閃耀閩東之光——福建寧德推進文明城市創建綜述
發表時間:2021-07-04來源:中國文明網

寧德城市新貌(閩東日報 王志凌 攝)
  “日出三都澳,霞光萬道,海天里的寧德,魂牽夢繞。滴水穿石奔向地遠天高,宏圖繪就,看江山多嬌……”仲夏時節,伴隨著動聽的歌聲,手捧一本《擺脫貧困》,漫步在福建省寧德市——這個令習近平總書記“魂牽夢繞的地方”,目光所及,是井然有序的農貿市場、明亮整潔的背街小巷、水清岸綠的東湖之濱、歡聲笑語的游園廣場……文明,在山海間閃耀閩東之光。 
  思想引領 紅色基因涵養精神品格
  豐厚的紅色資源,塑造了寧德獨特的精神品格。
  寧德市蕉城區霍童鎮西南部的桃花溪村,是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的誕生地和北上抗日出發地,葉飛、阮英平、范式人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閩東革命先烈曾在此留下過戰斗足跡。
  今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陳列館在這里開館。一幅幅照片、文字,一件件雕塑、油畫,生動再現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英勇戰斗的歷程。開館短短兩個多月,已有470多批次、近3萬名黨員干部及群眾到這里開展愛國主義、“四史"教育。  
  6月1日,一場“永遠跟黨走”主題隊課在寧德師范學院附屬小學舉行。自2017年獲評首屆“全國文明校園”之后,該校運用閩東“五老”編寫的《閩東革命小故事》《閩東好人小故事》《閩東名人小故事》教育讀本,持續開展“弘揚閩東之光 培育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將“閩東之光”的傳播與傳承融合到文明校園創建工作中。
6月1日,寧德舉辦2021年“新時代好少年”事跡發布會。(東南網  葉伏國 攝)
  今年以來,寧德市以慶祝建黨百年為契機,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開展富有特色的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6800余名“小小志愿者”分布在全市紅色景點、文化場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等地講解黨史故事。依托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連點成線”形成的全市未成年人“德育之旅”地圖,構建“走下課堂、走出校園、走進社會、走向未來”的紅色研學旅行模式,重點打造以“聽一堂‘紅軍課’,走一次‘紅軍路’,唱一首‘紅軍歌’,吃一頓‘紅軍餐’,憶一段‘紅軍史’”為主要內容的未成年人德育實踐品牌。
  走進寧德市屏南縣棠口鎮漈頭村屏南耕讀文化博物館,人們會被全國文明家庭張書巖一家多年收集的古(文)物所吸引。“耕讀是我們漈頭的家風,我有義務把好家風傳承下去。”辦館12年來,張書巖帶著這些寶貝到福州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等一批高校和全縣中小學校舉辦耕讀文化、廉政文化、雷鋒文化巡回展100多場,接待中外游客80多萬人次,開展基層理論宣傳宣講2000多場次。
  在寧德“擺脫貧困之路”扶貧開發主題展示館,每天不斷有黨政機關干部前來重溫寧德三十多年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故事。“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時提出的‘滴水穿石’和‘弱鳥先飛’,已經凝成了閩東精神,指引了閩東人民擺脫貧困的成功實踐,也成為寧德啟航新征程的思想遵循。”寧德市委書記梁偉新說。
  “認識到自身的光彩,才有自信心、自尊心,才有蓬勃奮進的動力。”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在山海回響。向上向善、自信自強的精神面貌,讓這座年輕的城市更加熠熠生輝。
  滴水穿石 文明實踐繪就最美風景
  環東湖步棧道,是寧德市區最美麗的景觀慢行系統,華燈初上時,總能看到漫步于此的市民、湖面上低翔的白鷺。
  詩意的景致并非憑空而來,環東湖步棧道的美景,少不了一群“志愿紅”的功勞。每逢節假日,這些來自各行各業的志愿者們便拿著工具清掃著垃圾,不時為游客引路、講解,一抹抹鮮艷的紅色將綠意盎然的城市裝點得格外美麗。
志愿者在寧德市八一五路與蕉城南路交叉口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資料圖片 東南網  葉伏國 攝)
  2020年11月20日,寧德正式進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這塊沉甸甸的“金字招牌”背后,凝聚了千千萬萬名寧德志愿者無私奉獻的力量。“金色年華”“愛心車隊”“愛滿人間”“慈心善行”“天天向善”……這些充滿溫度的志愿組織,是寒門學子溫暖的港灣,是孤寡老人床前的照料,是社會福利院里善意的關懷……目前,寧德組建了4024多支志愿者隊伍,20多萬市民“組團”參與志愿服務行動,常態化開展近百個志愿服務項目。
2020年寧德市“安全健康樹新風 全民創建文明城”主題志愿服務授旗儀式。(資料圖片  東南網記者 葉伏國 攝)
  自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啟動以來,寧德市在持續充實志愿服務力量的基礎上,搭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進一步整合資源,引導各地統籌整合黨群服務中心、民富中心、村委大院、鄉村大舞臺等公共資源,真正實現“一個陣地,多種用途”,已建成9個縣級實踐中心,95個實踐所和1040個實踐站,基本形成了文明實踐全域覆蓋網絡。“我們建立了群眾‘點單’、平臺‘派單’、中心‘制單’、志愿者‘接單’、考核‘評單’機制,精準地把全市各平臺優質資源和公共服務有序、有效、持久地配送到基層,確保文明實踐活動實效性,營造了人人參與的志愿服務新風尚。”寧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張彪說。
  東湖社區“五個一”工作法、霍童鎮“四個上門”服務法,搭建黨員干部聯系和服務群眾的橋梁;“創城公益聯盟進社區”,滿足城鄉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蕉南街道“兩中心一平臺”建設,實現文明實踐活動網上網下同頻共振;飛鸞鎮依托“大黃魚之家”志愿服務大講堂開展志愿者線上線下精準服務;洋中鎮創新“7+7”志愿模式打造“四色”工程……
  如今的寧德,從城區到鄉村,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一個個積極的探索,形成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寧德方案。
  久久為功 精細治理提升社會文明
  打造更高水平的全國文明城市,關鍵在于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建設是一項精細活,需要下‘繡花’功夫。”寧德市委書記梁偉新說。
  2021年,寧德文明辦推出短片《幸福接力》倡導鞏固文明創建成果。(來源:寧德文明網)
  近三年來,寧德市各級各部門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探索建設好閩東精神文明的路子”的殷切囑托,把利民惠民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推進文明城市創建。
  ——聚焦城市短板,破解道路擁堵、停車難、老舊小區破敗、農貿市場臟亂等不文明亂象,推動35項創城補短板工作取得成效,其中中心城區改造提升農貿市場8個,整治提升老舊小區及市場周邊小區168個,優化改造主要交通路口16個,新增施劃公共停車泊位1萬多個,修復破損路面10多萬平方米,蕉城區完成首批42個“互助孝老食堂”的建設工作,為農村老年群體提供優質服務、提升幸福感,創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幸福密碼,切實解決一批群眾身邊的煩心事,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提升城市顏值,實施東湖南岸公園二期、鏡臺山公園登山道等一批城市綠化美化工程,完成全市32個社區(村)背街小巷網線規整工作,累計完成河道清淤27萬立方米,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100%,成功獲評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無障礙環境城市。
  ——豐富城市內涵,集檔案館、博物館、科技館、青少年宮為一體的文化中心,寧德市“四大館”文化公建項目投入使用,成為火車站窗口地標性建筑,承擔起城市文化中心、教育中心、學術中心、休閑中心和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多項新功能。推動建設全市鎮、村兩級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著力打通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在全市建成100個重點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
  6月24日,寧德市召開精神文明建設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動員大會,命名和表彰2018-2020年度市級文明縣城、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近年來,寧德市廣泛開展各類基層創建活動,精神文明建設覆蓋面、影響力持續增強。全市共涌現出各類全國精神文明先進47個、省級精神文明先進329個,分別比上一屆增長74%和12%。會議提出,必須確保思想不松、標準不降、管理更嚴,全力追補短板、提升城市整體形象,堅持建管并重、深入開展綜合整治,注重固本培元、不斷提高市民素質,致力擴大成果、堅決守衛榮譽,奮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全國文明城市。
  三都澳的濤聲依舊,閩東舊貌換新顏。從“老少邊島貧”擺脫貧困奔小康,到書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寧德篇章,文明之光,在閩東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熠熠生輝。(閩東日報 張穎珍 中國文明網 鄧植尹)
  寧德城市新貌(閩東日報 王志凌 攝)
責任編輯:賈 玉韜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日本有码视频在线 |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 | 又大又长粗又爽又黄少妇频 | 五月天婷婷综合久久 | 亚洲日韩欧美九九精品综合网 | 亚洲9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