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聯歡會上,李軍軍(前)邊舞邊跳,馬代忠(后)樂呵呵地鼓掌打著節奏。 本報記者 朱波攝
車廂里的“聯歡會”
記者朱波 1月14日晚跟隨L187/188次臨時民工專列前往宜昌。16日晚7點,又隨原車返程。
1月17日,由北京鐵路局北京車務段擔當乘務工作的L187/188次列車順利從宜昌東站啟程返回北京。與來時2266名旅客相比,整個列車的乘客只有51名,車廂里顯得冷冷清清的。
“辦個小型聯歡會吧,把大家聚過來熱鬧熱鬧。”列車長王更生的建議很快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于是,拉花、貼福字、掛燈籠。不一會兒,一場以“回家過年喜洋洋”為主題的“聯歡會”便在餐廳拉開架勢。
廣播,邀請,乘務員和記者一起行動,十點半左右,24位旅客來到了餐車。“我給大家唱首歌吧。”在宜昌、石家莊等地做護膚品生意的劉彥濤清了清嗓子,一首劉德華的《中國人》頓時引來旅客的一片叫好之聲。
劉彥濤告訴記者,這些年,自己的生意做得不錯,和老婆出國旅游時,外國友人對于中國發展的羨慕,讓他們越來越懂得了“中國人”這三個字的自豪。由于沒有買到K50次車的車票,劉彥濤意外發現了這趟臨時加開的列車,而這場“聯歡會”更是意外的收獲。
與劉彥濤一樣沒有買到K50次而轉坐L188次列車的,還有不善言辭的馬代忠。由于女兒在北京工作,今年他們老兩口準備到北京過年,并為18號過兩歲生日的外孫子慶祝。
從興山縣城到宜昌市,300多公里的路程,老兩口顛簸了近三個小時。不過一張車票差點堵住了他預想的所有計劃。“當時想,沒有票就只能回去了。”老馬說當時真是非常沮喪,“不過現在好了,可以準時到北京了。”
“他其實今天過生日,55歲了。”見老馬高興,一旁的老伴接話道。
“今天我也過生日。”坐在前排27歲的宜昌姑娘李軍軍回過頭說。那我們一起為你唱首《生日快樂》歌吧。旅客們紛紛站了起來。“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歌聲響起,老馬的眼睛濕潤了。
“我嘴笨,不太會說話,但是今天,我真的非常非常高興。”老馬笑著說,“謝謝你們為我過的‘列車生日’,明天到北京,我要把這件事告訴我的女兒。”
“我再給您唱首歌吧。”李軍軍放開歌喉,圍著老馬,邊舞邊跳。一旁的老馬笑呵呵地鼓著掌,眼里滿是喜悅。
“其實對于這個生日,本來想在火車上用一碗泡面打發算了。”李軍軍說,“我一生都會記住這次經歷,記住你們為我過的‘列車生日’。”
“聯歡會”結束,王更生笑著說:“車上吃的來時都賣完了,這里給每位旅客一人一份泡面吧,什么都不圖,就是大過年的,大家一定要高興,開開心心回家過年。”
- 上一篇:
-
(走基層·一線見聞)四川綿竹:年畫譜繪光景新
已是第一篇
-
(走基層·一線見聞)四川綿竹:年畫譜繪光景新
- 下一篇:
-
(走基層·一線見聞)內蒙古包頭歡歌笑語度晚年
已是最后一篇
-
(走基層·一線見聞)內蒙古包頭歡歌笑語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