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2月3日電(記者胡蘇)“革命人永遠是年輕,他好比大松樹冬夏常青,他不怕風吹雨打,他不怕天寒地凍……”2月1日上午,北京西至龍巖的K571次旅客列車抵達英雄城南昌,車廂內飄出的陣陣紅歌聲,吸引了進站旅客的目光。
龍巖至北京西K572/1次列車于2006年1月開行,是第一趟從原中央蘇區直通首都北京的旅客列車,列車全程??康模保穫€車站中,古田、瑞金、于都、麻城、菏澤等12地都擁有光榮的革命歷史。
去年12月,南昌鐵路局決定將該趟列車命名為“紅古田號”,以紅色文化、客家文化為核心,將其打造為一座流動的“紅色文化長廊”。
?。苍拢比丈衔?,記者跟隨旅客登上了駛往革命老區的“紅古田號”。列車上,工作人員利用車乘服務間隙,為旅客唱起紅色歌謠,朗誦毛主席詩詞,介紹客家風情圖畫,展現出這趟“紅色列車”的獨特魅力。
列車經過江西革命老區贛州,孫波等5名列車乘務員唱起了《映山紅》《紅軍戰士想念毛澤東》等經典紅色歌曲;乘務員張曉彤還與旅客們互動,講起了紅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由來。
當乘務員姐姐手舉古田會議會址宣傳畫,為乘客介紹光榮的古田會議歷史時,來自龍巖連城的8歲小旅客鄧日岐舉起手興奮地喊道:“這個地方爸爸帶我去過!”
來自福建永定的退休工人張南增說:“對于贛南、閩西的革命歷史,老一輩人都清楚。如今乘務員把紅歌唱上了列車,是對老區革命文化最好的宣傳,可以讓年輕人了解歷史、學習老區精神?!?/p>
列車駛過贛州興國,乘務員鐘可斐唱起了拿手的紅歌《十送紅軍》?!耙凰屠锔窦t軍,介支個下了山,秋風里格細雨,介支個纏綿綿……”帶有濃厚客家山歌韻味的歌聲立即引來旅客的一片掌聲。
今年25歲的小鐘家鄉在福建長汀,由于工作原因,已經四五年沒回家過年了?!懊看诬嚨节M南、閩西,我在列車上唱著家鄉歌、服務家鄉客,覺得特別親切?!辩娍伸痴f。
據“紅古田號”列車長劉充介紹,“紅古田號”上共有職工220名,其中大多數都是“90后”?!巴ㄟ^唱紅歌、學歷史,傾心打造‘紅色列車’,使這些年輕人對革命歷史、對老區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進一步提升了整個團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p>
“紅古田號”開行6年,安全運送旅客1120余萬人次,連續5年獲得鐵道部“紅旗列車”稱號,跨入福建省“文明窗口示范單位”行列。車隊培養了近10名黨員,10多名乘務員先后成長為列車長。
車過瑞金、長汀、冠豸山,一路歡歌笑語,一路老區新貌。76歲的乘客劉行仁說:“坐在飛速行駛的列車上,看到老區日新月異的變化,令老區人民、客家人民倍感鼓舞?!?/p>
“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碑斕欤保笗r40分許,在旅客和部分車乘人員齊聲朗誦的毛主席詩詞聲中,“紅古田號”按時抵達目的地——革命老區龍巖。
- 上一篇:
-
福建泉州:天后宮里的兩岸情
已是第一篇
-
福建泉州:天后宮里的兩岸情
- 下一篇:
-
“紅河前哨鋼二連”:山上沒有圍墻 心中卻有高地
已是最后一篇
-
“紅河前哨鋼二連”:山上沒有圍墻 心中卻有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