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呼----”刺骨的寒風如野狼般嚎叫著,鵝毛大雪緊裹下的胡斯臺車站,在冷峻蒼涼的天山環抱中,顯得如此的寂靜單薄。車站立崗臺上努爾?拉曼目送5808次列車漸漸遠去的背影猶如一尊雕塑,讓人肅然起敬。
努爾?拉曼是烏魯木齊鐵路局庫爾勒車務段胡斯臺車站一名值班員。1983年,南疆鐵路魚兒溝—庫爾勒段開通,20歲的他隨鐵路接管大軍來到胡斯臺車站,28年來他守候深山小站一步也沒有離開。
努爾?拉曼常年堅守的胡斯臺車站,是南疆鐵路上的一個五等小站,位于海拔2700公里的天山深處,高山雪峰、野草荒灘是這個車站鮮明的地理印象,聽說這里還是黃羊和旱獺經常出沒的地方,工作生活條件很艱苦。
懷著崇敬好奇的心情,我們這幾天走進了胡斯臺車站,親眼探尋了努爾?拉曼28年的小站生活。滿臉的絡腮胡子,顯得有些滄桑,抽的煙比說得話多,是努爾?拉曼給我的第一印象。
談起28年的小站生活,努爾?拉曼告訴我們,當年開站時,車站周圍到處是沙包土坑,石頭沙粒,沒有一條像樣的路,吃不上新鮮蔬菜,幾個人擠在一間工棚睡覺休息,工作生活很苦。這些年他們堅持跟嚴酷的自然環境做斗爭,開荒種菜,植樹種草,小站環境一天天發生著變化,2011年車站還被庫爾勒車務段評為“美好站區”。
采訪當中,努爾?拉曼帶我們參觀了他們在石頭地里填土造田,建成的菜園果園,養殖的小兔小雞和他親手栽種的一大片鐵路防護林,今日的深山小站已經少了一些單調荒涼,多了幾份田園生活的味道。
努爾?拉曼同事告訴我們,1996年胡斯臺車站旁邊的依爾曼河發洪水,河水沖壞了鐵路,沖走了車站的房屋,看到眼前的慘狀,努爾?拉曼傷心地哭了。自打那時起,他就堅持為車站和沿線鐵路植樹種草,自從有了“努爾防護林”的保護,依爾曼河發洪水,鐵路和車站再也沒有遭受破壞。
車站食堂管理員是努爾師傅這些年兼職的第二個職務,為了搞好車站食堂伙食,他養雞種菜栽果樹,挖土窖儲備冬菜,這些年車站食堂飯桌上新鮮蔬菜從未間斷,逢年過節他還殺雞宰兔,讓深山小站有了家的溫暖。
“努爾師傅是我們車站的大好人,這么多年不管吹風下雨,他都騎著摩托車跑到40公里外的巴侖臺鎮,給車站食堂買菜賣肉,為了胡斯臺車站,他操碎了心!”車站助理值班員孔慧告訴我們。
談起胡斯臺車站的變與不變,站長苗祿運說:“胡斯臺車站雖小,但是保證南疆鐵路安全暢通的安全壓力一點也不小,這些年正是在努爾?拉曼的言傳身教下,車站上下全力保安全保暢通的傳統始終沒有丟,去年我們車站實現了安全生產10000天呢!”
28年里,努爾?拉曼在胡斯臺車站帶過31個徒弟,這些徒弟現已成為南疆鐵路上的業務骨干,其中3個還走上了站段領導崗位。“他們經常給我打電話,我在小站上工作,不覺得孤單。”說起徒弟,努爾臉上滿是欣慰的笑容。
努爾?拉曼家住哈密,妻子在哈密工務段工作,夫妻倆過了一輩子的分居生活,每次回家探親,他要乘坐18小時的火車,才能回到1000公里以外的家。近兩年妻子身體不大好,他照顧不上,盡不到自己做丈夫的責任,努爾?拉曼心里藏滿了深深的愧疚。
南疆鐵路吐庫二線2007年10月開工建設,現在正在加快建設當中,到新線將投入運營的時候,努爾?拉曼所在胡斯臺車站不知道是否會停用,面對走留的問題,努爾?拉曼內心很糾結。
“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我親手栽種的,車站就像我的孩子,是我一天一天看著長大的,要是哪天真要離開胡斯臺車站,還真有點舍不得。”望著眼前熟悉的一切,努爾?拉曼眼中的依戀讓我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靜…… (王彥州)
- 上一篇:
-
村頭每日舞翩翩
已是第一篇
-
村頭每日舞翩翩
- 下一篇:
-
為春運站崗值班:98%官兵嗓子喊啞了
已是最后一篇
-
為春運站崗值班:98%官兵嗓子喊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