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新春走基層”活動在祖國各地全面展開。從邊疆到沿海,從老區到特區,處處可見新聞工作者忙碌的身影。中央各媒體推出形式多樣、內容精彩的報道,如光明日報以“回家”“過年”“歡慶”“拜年”等節日元素為載體,推出“春運進行時”、“春節服務信息”等專題報道,把春節的氛圍渲染得格外熱烈,感人至深。
春節是中華民族闔家團聚的節日,廣大新聞工作者舍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利用節日時間深入基層。在擁擠的春運列車上,在極度寒冷的北國邊陲,在祖國的各個地方,從事“新春走基層”活動的新聞人,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幫助解決了老百姓的一些實際問題;他們把版面更多地留給群眾,鏡頭更多地對準基層,充分而生動地報道了春節的喜慶氛圍,反映祖國各地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把新聞寫在了大地上,寫在了人民的心坎上。
在“新春走基層”活動期間,各新聞單位因地制宜,創新報道方式,豐富報道內容,涌現出大批讓讀者觀眾難忘的人物形象。在福建,諸如魏文瓊等企業家為建設家鄉遠道而來;在江蘇,有大學教授管向群工作到除夕的動人畫面;在遼寧,村民李永珠的生活如彩燈一樣五彩繽紛;在海南,醫生王歷與病人一起守歲過年……對于新聞人而言,基層一線的真實讓他們獲得第一手素材,人民的深厚無私讓他們崇敬;這樣的生動報道,由于展現了新聞宣傳的新氣象,深刻反映群眾的多彩生活,因此受到了群眾的廣泛歡迎。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指出,文化工作者必須牢固樹立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當前,新聞戰線正在全面展開“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這是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對新聞隊伍的建設意義重大。“新春走基層”活動,是“走轉改”活動的一次集中展示。在這個大有作為的時代,新聞工作者不僅是社會生活的觀察家,更是歷史變遷的記錄者、參與者。如何改進新聞表達方式,使新聞報道更富有感染力,是每一個新聞人必須深思的問題。“新春走基層”活動正是新聞戰線大膽創新改革的嘗試。基層的生活可能是原始粗糙的,但卻是真實鮮活的,而真實才是新聞的生命,新聞因真實而美麗。我們需要認真總結“新春走基層”的經驗,完善其長效機制,并推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進一步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
只有那些寫在大地上、寫在人民心坎上的新聞才具有長久的生命力,能夠經得起歲月的磨礪。我們期待借“新春走基層”活動的東風,繼續推進“走轉改”活動,繼續推進媒體作風建設,做出真正“好”的新聞,無愧于這個時代,無愧于我們的人民。(吳佳珅)
- 上一篇:
-
百姓故事登央視新聞聯播頭條 不少觀眾驚訝看哭
已是第一篇
-
百姓故事登央視新聞聯播頭條 不少觀眾驚訝看哭
- 下一篇:
-
把新聞寫在人民心坎上
已是最后一篇
-
把新聞寫在人民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