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投遞路——我國“北極郵局”郵遞員王秀龍的除夕
新華社哈爾濱2月7日電(記者王凱 馬知遙)推開郵局大門,一大早便傳來陣陣除夕的爆竹聲。王秀龍像往常一樣打開郵箱,捧出一滿懷明信片和信件之后,馬上回到室內分揀。
室外零下40攝氏度的氣溫并沒有讓王秀龍止步。挎上背包、推著自行車,我國最北郵局——漠河縣北極村郵政局唯一的郵遞員王秀龍又一次踏上投遞路。
“每兩天投遞一次,每次都是要起早,怕用戶著急。”王秀龍告訴記者,冬天的投遞工作是最難的,室外溫度零下四五十攝氏度,沒走兩步身上就會被凍透,自行車零件也容易被凍住。這時只有搭順風車,但多數時候要靠步行,走一圈最多時10多公里往往需要好幾個小時。“這些都可以克服,最關鍵的是很多郵件怕凍,還要花很長時間做保暖措施。”
由于地處中國最北的“北極村”,每年都會有大量的中外游客來到這里,向自己的親朋好友寄送信件、明信片,或者購買一些紀念品郵寄。王秀龍除了正常的投遞工作,還要協助其他同事來做信件分揀、咨詢、收銀等工作。王秀龍說,用“連軸轉”來形容自己的工作并不為過。
一個挎包、一輛自行車,夏季頂著沒有遮蔽的烈日,冬季冒著零下40多攝氏度的極寒,將信件準確無誤地送達,這就是王秀龍每天的工作。因此,王秀龍在村里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識,走兩步就會遇到熟人。
“干投遞工作這么多年了,大家都很盼著我送信件,時間長了就都熟悉了。”王秀龍說,很多人經過多年投遞熟悉之后,還經常找自己來幫忙。“投遞工作不僅僅只是投遞,更重要的是你安全地把信件送到,并且看到收件人從你手里接過信件那種興奮時的滿足感。”
秉持著這份對工作的熱情和“滿足感”,王秀龍一干就是10多年。北極村的大街上,經常會見到王秀龍投遞的身影。“再苦再累習慣了也就好了,郵政人要是沒有這樣堅守的精神就做不成事!”
- 上一篇:
-
除夕夜里話小康——新華社記者還鄉親歷記
已是第一篇
-
除夕夜里話小康——新華社記者還鄉親歷記
- 下一篇:
-
光明日報記者深入基層與群眾歡度除夕共迎新春
已是最后一篇
-
光明日報記者深入基層與群眾歡度除夕共迎新春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