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2月9日電(記者沈汝發 陳春園)第四次手術后僅一個月,福州火車南站黨總支書記王威就又出現在車站,服務旅客忙個不停。“春運是鐵路最忙的時候,在家待不住。”他說,“每天和同事一道把幾萬名旅客平安的送回家,很有成就感。”
坐在記者面前的王威談起工作勁頭十足,絲毫不像一個正患重癥的病人。自2012年檢查發現腮腺復合瘤,他已經動了四次手術,第二次手術的切片報告顯示“癌變”。
“有困難,找王威”。王威是全國鐵路系統的老模范。2004年以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服務臺幫助旅客解決的問題不計其數,細致入微的服務溫暖了無數旅客的心。“作為溝通旅客與鐵路的橋梁,我們有責任讓所有旅客的訴求到王威服務臺為止。”他說。
十余年來,王威服務臺的影響不斷向鐵路內外延伸拓展,南昌站的“紅土情”服務臺、廈門站的“小白鷺”服務臺等30多個主要客運站、155對列車聯手形成旅客服務網絡;同時與120、110、民航、公交、救助站等多家單位聯手,鐵路服務輻射范圍更廣。
“工人先鋒號”、“青年文明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自2004年起,王威服務臺和王威個人憑借優質的服務先后獲得多項重量級的榮譽稱號,成為全國鐵路系統的一桿服務旗幟。
2012年3月,厄運突然而至。年僅46歲的王威在體檢中查出喉嚨里長了一個瘤,醫生建議立即做進一步檢查。但王威一直到春運結束才到醫院檢查、手術。“咽部后腫瘤,靠近顱底,壓迫頸動脈。不害怕是假的,但春運忙著組織生產,我要把手上所有的工作做完,不能留尾巴。”王威說。
第一次手術在耳根、口腔開了兩刀。3個月后檢查發現,腫瘤面積僅減少了45%,手術不成功。2012年10月,王威在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醫院動了第二次手術。
2013年6月,王威在上海腫瘤醫院檢查顯示淋巴異常,懷疑癌細胞轉移,動了第三次手術,后側淋巴全部切除。2015年10月,檢查發現腫瘤面積突然變大,12月又動了第四次手術。
多次手術后,王威面部神經遭遇破壞,傷疤粘連。不滿50歲的他無疑承受著巨大的身體和心理壓力。王威是家里頂梁柱,三個老人,愛人,一個尚在讀書的孩子,他盡量瞞著家人,“自己一個人難受就好了,不想讓那么多人擔心。”
“干了半輩子鐵路,還有這么多榮譽,我死而無憾。”王威說,不知什么時間就“拜拜”了,所以一定要用有限的生命回報旅客。每次手術后不久,他就回到工作崗位。第三次手術后南昌鐵路局安排他到廬山療養一月,碰到暑運,僅僅呆了4天就回車站了。
王威說,“每天在車站幫幫旅客提提行李,帶帶孩子,琢磨琢磨怎么改進客運流程,讓旅客走得更便捷,更通暢,什么病就都沒了。”
福州火車南站客運值班員饒建飛與王威共事6年。“這么重的病,不好好休息,我們都覺得挺心疼的。但沒辦法,他的性格就是這樣。”饒建飛說,“他是多少年如一日想著服務旅客,而不是覺得榮譽有了就可以歇歇了。”
把時間留給旅客,卻沒有時間和家人相伴。“說實話,虧欠家里人。忠孝難以兩全啊。”王威長長地嘆了一口氣,他還是孩子讀幼兒園的時候陪過家人一起出游過。
“敬業”,福州火車站黨委副書記盧伏龍評價說,王威對待旅客是百分百投入,“手術住院期間還說,萬一我走了,旅客找我找不到怎么辦?”
“我喜歡鐵路這份工作,喜歡服務旅客,只要在旅客身邊,有一種被需要感,就覺得特別幸福。”王威說,為旅客服務是他戰勝病魔最大的動力。
- 上一篇:
-
內蒙古牧民瑪吉格:草原深處喜事多
已是第一篇
-
內蒙古牧民瑪吉格:草原深處喜事多
- 下一篇:
-
今天我值班:春節里的“火星救援”
已是最后一篇
-
今天我值班:春節里的“火星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