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新疆烏魯木齊1月22日電(記者賈啟龍)新疆軍區總醫院門診部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吉善和的資料室,被一圈書架包圍,擺滿了歷年來危重病人的搶救記錄——這是他在急診科行醫9年來的見證。
2003年,吉善和從基層野戰醫院被選調到新疆軍區總醫院門診部急診科。
急診科主要接診各臨床學科急危重癥如急性心、肺功能衰竭、腦血管意外及重大創傷、中毒等生命垂危的病人。這是一個高風險、極度辛勞的特殊崗位。
這些年,除了每周至少有4個晚上在一線值班外,吉善和還要參加二線危重病人的搶救。每天,他的日程都被排得滿滿當當的。
即便是春節,他也要在急診科堅守。
盡管急診科配備了先進的醫療器械和設施,擁有一整套成熟、規范、完整的搶救方案和流程,但當危重病人被送入醫院的那一刻起,吉善和都要與死神進行一場殊死較量。
前兩天,一名婦女因與丈夫慪氣喝下半瓶農藥,家人將她送來時呼吸、心跳已停止。
吉善和強行打開患者緊閉的牙關實施插管通氧、心外按壓等急救措施。接著,下管洗胃。
然而,由于患者口咽部嚴重灼傷,胃管下行操作極度困難。緊要關頭,吉善和手持鑷子,經口咽一點點巧施勁力,將胃管通入患者胃內。
5分鐘后,患者呼吸、心跳恢復。
在患者家人相擁而泣時,吉善和悄悄推門而出。
這些年,吉善和專注于急救醫學的研究,練就了兩三手急診急救硬功——能在第一時間找到聲門,將氣管插入呼吸道先天性畸形、下頜短小等特殊生理結構病人氣道中;能在最快時間實施手術,以深靜脈置管技術,為血管塌陷、已無法輸液的休克患者贏得生機……
當然,診治中,吉善和也常遇到一些不理智的患者。
前兩天深夜,一群醉漢抬著一位被摔得昏迷、滿臉是血的嚴重酒精中毒的年輕人來救治。剛進門,他們就大聲嚷嚷、臟話不斷,還揮拳打掉了吉善和的眼鏡。
值班醫生要報警,被吉善和攔住。他給年輕人掛液體醒酒,等年輕人穩定生命體征之后,吉善和又一針一針給患者做起了美容縫合手術。
吉善和說:“醫者需雙德,既要治病,更要醫心。”
久而久之,吉善和的名聲越傳越廣,被他診療過的病人送他一個“金牌守護神”的大號。
吉善和有個習慣,在患者臨出院前主動給他們留下自己的手機號,以方便病人健康咨詢和求救。
有一次,一名心臟病人在路上開車時感到胸悶氣短,于是撥通了吉善和的電話。
吉善和馬上指導他先停車,平靜心理,爾后隨120救護車趕往現場。現場吸氧、做心電圖、藥物鎮痛、擴血管、抗凝……接著,送患者入醫院進行緊急手術。
病人雖然途中昏迷,但因第一時間診斷明確,為后續搶救贏得了寶貴時間。
2011年10月,已是副主任醫師的吉善和作為中國醫療救援隊的成員,赴巴基斯坦執行人道主義醫療救援任務。在10天時間內,為1100多名受災群眾進行了診斷和分流。
這兩年,吉善和還兼任著石河子醫科大學和新疆醫科大學聘請的急診醫學課程的副教授,每年都要為學生們上60個課時。
他說,之所以選擇教學,是因為這些學生將來會成為基層偏遠牧區群眾急癥病的骨干力量。
春節期間,吉善和與戰友們卻要嚴陣以待,隨時救治那些因飲酒過量、車輛事故、被爆竹炸傷的患者。
“我和戰友們新年最大的期盼,就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健康平安,都能過一個祥和美滿的春節。”
盡管,他很疲憊,每天至少要接診50例病人,睡眠不足5個小時;
盡管,他很忙碌,每年所有節假日,包括9個除夕夜,都在急診搶救室度過。
但吉善和說,醫生這個職業,注定常常要犧牲一己的天倫之樂。“救死扶傷,是醫者的職責所系。”
- 上一篇:
-
(新春走基層)陜西華陰市五方鄉:村里有個好村醫
已是第一篇
-
(新春走基層)陜西華陰市五方鄉:村里有個好村醫
- 下一篇:
-
風雪邊關 無名小站暖意融融
已是最后一篇
-
風雪邊關 無名小站暖意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