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照片 許江(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美術學院院長): 每年3月初赴京開兩會,已連續第11個年頭。到了北京,時溫還寒,仿佛又歷一回早春。每年都有大事要事待決,國計民生鋪陳眼底,代表委員言論激情而慷慨,讓緊張的節拍中充滿了興奮。 今年的兩會比往年儉樸了許多。開會行車不再前呼后擁,輕車簡從讓我們備感輕松;房中也不再有成堆的紙質文件……兩會“減肥”讓精氣神凝在會上,凝在代表心中。新代表委員頗多,但參政議政、履行職責的能力不輸人,無論是國家法制建設的大事大局,還是生態環境之類的敏感事端,絕不緘口,暢所欲言。 6日,浙江代表團中的杭州市長邵占維代表突發心臟病去世,他的房間就在我的斜對面,頭天晚上還在一起暢談杭州城市發展和建設,一早起卻天人永隔,大家無不悲慟!代表團領導始終在一線搶救和辦理后事,全團于當天下午舉行追悼儀式。8日的人大全體會議,會議主持人的第一句話是向全體婦女代表致節日祝賀,第二句話即沉痛宣告占維市長離世的消息。全場沉寂數秒,接著屏幕上代表應到人數即刻改為“2986”。如此莊重而簡樸,將共和國成立以來的首例此類事件處理得從容而富有人情味。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談文化言簡意賅,既中心突出,又寄望深遠。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的活力,要讓一切文化創造源泉充分涌流。今天的文化發展一方面擁有了核心思想的活力、時代生活的活力、服務平臺的活力,另一方面面臨全球化與本土化、技術媒體與傳統文化、人文關懷與時尚潮流等一系列挑戰,整體活力遠未充分激發,眾多源泉還待發掘引流。 首先,應高度重視文化上游的營造,充分激發廣大文化工作者的創造活力。當務之急是優化文藝創作的氛圍與空間,激發其根源上的創造活力。文化尤其要實施創新驅動策略,但文化之新不在量,而在質,在思想、內涵、品質的創新。要給藝術創造以時間,要給藝術創造以真正的理解和支持。藝術家中有的“走市場”,有的“望星空”。那些背負使命、立足個性、張揚創意、甘于寂寞的藝術家,都是“望星空”的人。這類藝術家往往在民間、在底層,如何支持他們,應高度重視。簡單地與市場接軌是媚俗,簡單地迎合獎項的指揮棒是媚官,今天此類文藝作品太多,值得警惕和關注。 其次,要按文化規律辦文化事業,以文化內涵抓軟實力,構建國家藝術基金體系,激發文化扶持制度的活力。文化之“軟”,其成效不在GDP,而在人心,其生產不應套用一般性標準。政府應眼光遠大,建立國家藝術基金體系,讓第三方學術機構和專家委員會來運作,讓社會力量來解決社會問題。同時持續放寬民營主體資質的準入條件,通過配套、后續、營運等方法,放手培育藝術基金的多元主體。建立國家藝術基金體系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但卻是被國際上證明了的有效辦法。國家藝術基金支持的主要對象應當是:一、開拓性的理論研究;二、實驗性的原創探索;三、有為的青年藝術家;四、瀕危的藝術傳承。所有這些支持的是仰望星空的心靈之作,是充滿希望的明日之星。 如上的思考,帶著一線創造者們的托付,也帶著文化境況與使命的自我反思,行匆匆,意切切。春天里播種,讓我們共同寄望于未來。 |
- 在線評論
- 相關報道
- 新聞聚焦
- 聯盟聯播
- 深度評論
- 專題活動
- 身邊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