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社工義工走進制度的“春天”
提案議案追蹤 空軍政治部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員王莉代表 王莉近年一直關注社工義工的制度保護問題。她給記者作了這樣一個對比:香港參與義工服務的機構多達2100個,登記的義工多達90多萬人,社工義工成為香港“做好事”的重要力量;可在山東壽光,就曾發生過義工團體因未注冊而被當地民政部門當作“非法團體”強制解散的案例。 “壽光民政部門的舉動沒有錯,義工團體的愛心行為更應得到肯定,‘錯’的是我國相對落后的社工義工制度。”王莉介紹,目前我國各省市均有相關的社工義工保護條例出臺,但由于社會關注度低、政府扶持力度不夠以及社工義工待遇偏低等問題,我國的社工義工主要以居委會工作人員為主力,社會參與度不高。 王莉建議政府在政策上給予社工義工組織支持、幫助,鼓勵志愿機構與義工組織自主管理、發展,實現社會服務與管理的社會化。“政府和社會志愿機構應合理分工,各自發揮職能。” 同時,將社工義工的待遇按照服務年數進行提升,建立社會服務“時間累積”機制,并與個人信用體系掛鉤,在全社會形成“人人有難我幫忙,我有難時人人幫”的“社會服務意識”。 此外,政府部門應加強監管,杜絕資金濫用問題,保證善款來去透明。(記者 韓業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