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寶生代表:打擊學術造假“重典”不可或缺
發表時間:2014-03-08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許祖華、張媛)“近年來,學術造假、學風不正、粗制濫造、抄襲剽竊的現象,在一些高校、科研院所不同程度地存在,社會影響非常惡劣!”全國人大代表、西安美術學院副院長韓寶生認為,打擊學術造假,僅靠道德約束難以遏制,必須依靠制度約束,“重典”不可或缺。

  韓寶生說,目前國內對學術造假的主要做法大多是道德譴責,學術造假成功獲得的巨大名利與可能受到的處罰相比,風險小成本低,我國法律在打擊學術造假方面明顯滯后。道德自律不是萬能的,只有依靠制度約束,發揮社會監督和法治力量,才能使學者不愿、不敢也不能夠違背學術道德,學術造假的壞風氣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

  他建議,出臺法律法規制定科研人員行為準則,對科研人員從社會價值、經濟價值和自身價值進行行為規范,對研究資助的原則及發生學術不端行為的責任追究有明確規定,一旦發現學術造假嚴懲不貸,形成造假失信必受懲戒、不敢失信不能失信的機制和法治環境。

  在學術誠信方面應注重“防患于未然”,高校從本科階段起就對學生實施“以誠為本”的道德教育,將懲治學術造假歸為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學生在完成論文過程中,無論有多少引證,只要不是自己的思想,都必須注明出處,哪怕是一個簡單的數據,培養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習慣和嚴謹的學術氛圍。

  此外,應建立全國性學術打假監管機構。近年來學術造假事件多是院校、科研機構自行單獨處理,有些難免姑息遷就。造假事件不少,得到嚴肅處理的人員不多。須走出“自己人監督自己人,自己人查處自己人”的模式,可以借鑒國外一些成熟做法設立相應機構,對政府資助項目的質量和真偽有效監管,隨時公布違規者姓名、單位和違規情節及處置決定,限制造假者在一定年限內不能參與政府資助的研究項目,盡可能避免研究人員因過度追求眼前利益鋌而走險。

  韓寶生還建議對目前高校、科研院所過于看重論文發表數量的考核機制進行改革。目前的硬性考核指標直接與收入、住房和職稱掛鉤,這些無形的壓力導致許多人心態浮躁,不搞研究“搞關系”拉項目,而教育和科研若沒有長期的積累難以出成果,單純追求硬性考核指標導致科研人員坐不住“冷板凳”,急功近利,缺失了教育科研應有的崇高使命感。

  “當務之急是要徹底改變滋生造假的土壤,改變目前以論文數量為主的考核導向,建立以論文質量為導向的考核體系,從源頭上扭轉功利化的學術風氣?!表n寶生說。

責任編輯:張智萍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刚交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 | 中文字幕第一区第二区 | 亚洲欧洲日韩一区二区日本 |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