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委員談家風
“我的父母是小學老師,他們教書育人卻沒時間教育我和妹妹們,他們幾乎把所有時間都給了學生、學校。我從小生活、學習都靠自己,我學會了納鞋底、做飯、織毛衣……什么都會做。”全國婦聯原副主席甄硯委員直爽的話語讓人忍俊不禁。 7日晚,北京會議中心一樓的一間會議室燈火通明,不時傳出陣陣笑聲。幾名婦聯界的委員正在這里接受記者的集體采訪。圍繞農村婦女權益、未成年兒童保護、男女平等、就業歧視等話題,她們從不同角度暢談各自的觀點與建議。 不成想,一位女記者突然請她們談談各自的家庭,父母對她們的影響,以及她們對子女的教育。一時間,幾位女性精英相視而笑,既放松又意外。“這是讓我們談家風呀。”甄硯委員一語讓大家都笑了起來,“家風我們不常講,但每個人的家庭都有,幾千年來我們的家風把中華民族文化的血脈代代相傳。” 湖北省司法廳副廳長、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李仁真委員動情地說:“我生在貧瘠的山區,父母親都不識字,但他們的誠實、勤勞、自強深深刻在我的心里。我們姊妹6個中有4個人上了大學,后來又陸續讀了研究生。我常以父母親的話激勵自己——不求有豐功偉績,只求認真做好每一件事。” “我的父親是南下干部,母親是傳統意義上的賢妻良母,他們教我誠實、守信、敢擔當。這樣的家風傳承,使我無論在學習、工作、生活中都處處上進,不僅職場上干得精彩,在家庭里也做一個賢惠的妻子、稱職的母親,把家庭打造成事業的加油站。”廣東省電力開發公司總經理孫丹萍委員的話迎來陣陣掌聲,“我希望所有的女性朋友,都能努力處理好工作和家庭的關系,讓生活和諧、甜蜜。”(記者 羅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