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行的城鄉二元戶籍管理制度之下,農民工雖然改變了生活方式,卻難以擺脫農民的身份標簽 中工網訊(記者沈剛 鄭莉)“在現行的城鄉二元戶籍管理制度之下,農民工雖然改變了生活方式,卻難以擺脫農民的身份標簽,更不要說平等地享受城市福利待遇。”來自河南團的農民工人大代表王馨兩會期間表示,城鎮化的關鍵在于戶籍制度改革。對此,兩會上多位代表呼吁: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 “現行戶籍制度存在兩個問題:一是農業戶口和城鎮戶口承載的利益存在天然的不平等;二是農民進城后,因為戶口問題,難以享受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河北省獻縣淮鎮中街村黨支部書記哈明江代表說。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表示,戶籍制度改革在推動城鎮化進程中相當重要。“從制度層面來說,改革戶籍制度,讓進城農民獲得基本權利、擁有社會保障,是城鎮化的核心。” 王馨代表注意到,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動戶籍制度改革,實行不同規模城市差別化落戶政策。”她還注意到,在此前的地方兩會上,廣東明確提出“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實行差別化落戶政策,逐步解決長期進城務工人員及其家屬落戶問題”,上海則表示“嚴格落實以積分制為主體的居住證制度”。 實際上,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戶籍制度改革一直在進行,許多地方進行了探索,河北、遼寧等10多個省區市取消了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之分,統一稱為居民戶口。 “但是,一些地方的戶籍改革主要是針對本轄區的非農戶口,對跨行政區的流動人口戶籍基本沒有放開。另一些地方的戶籍制度改革,僅僅是取消形式上的戶籍歧視,即戶籍登記上體現的城鄉不同身份,而沒有觸及福利制度,或者設置的門檻較高,農民工難以跨越。”王馨說。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委員此前也表示,戶籍簿就是幾張紙。如果只是換了一個城鎮戶籍簿,而戶籍簿所承載的社會公共管理、基本公共服務不能解決的話,“那這張紙也沒有太大用處”。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委員建議,應盡快在中小城市推行以居住證為載體的城市人口管理制度,統籌解決城市常住人口的教育、就業、醫療、住房等問題。 代表委員注意到,戶籍制度改革其實已有了時間表。公安部副部長黃明2013年曾表示,到2020年,中國要基本形成以合法穩定住所和合法穩定職業為戶口遷移基本條件、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為基本形式,城鄉統一、以人為本、科學高效、規范有序的新型戶籍制度。 “我們期待這個時間表成為現實,更期待戶籍改革落于‘實質’,托起‘新市民夢’。”王馨代表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