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一次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年舉行一次,于每年第一季度舉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大代表提議,可以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臨時會議。 2種選舉方式 人大代表是由民主選舉產生的。民主選舉的方式有兩種: 直接選舉 即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縣級人大代表、鄉鎮級人大代表都是由選民直接投票選舉,代表候選人得到了法定數量的選票即獲得投票選民的過半數的選票,始得當選 間接選舉 即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全國人大代表、省級人大代表和設區的市級人大代表都是分別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代表候選人獲得了法定的選票即獲得該級人民代表大會全體代表過半數的選票,始得當選 3個平等 2009年3月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出的關于修改選舉法的決定,明確規定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增加了人大代表的廣泛性,更好地體現了人人平等、地區平等和民族平等,進一步完善了選舉制度,擴大了人民民主權利。 ●人人平等:保障公民都享有平等的選舉權,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代表; ●地區平等:保障各地方在國家權力機關有平等的參與權,各行政區域不論人口多少,都能選舉一定數量的代表; ●民族平等:保障各民族都有適當數量的代表,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要有一名代表。 4大職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4大職權 修改憲法并監督憲法的實施。修憲權只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選舉、決定任命中央國家機構組成人員(包括:選舉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副委員長、秘書長、委員,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決定任命國務院組成人員,選舉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決定任命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選舉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還有權罷免上述人員) 決定國家重大事項(包括:審查和批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央預算等) 5級人民代表大會 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我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行政區域都設有人民代表大會,共有5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 5級分別是: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 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 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人民代表大會 鄉、鎮人民代表大會 7位大會發言人 ●曾 濤(六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至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 ●姚 廣(七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至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 ●周 覺(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至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 ●曾建徽(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至九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 ●姜恩柱(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至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 ●李肇星(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至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 ●傅 瑩(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 9個專門委員會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設有9個專門委員會,分別是: 民族委員會 1954年9月設立 法律委員會 1983年6月設立 內務司法委員會 1988年3月設立 財政經濟委員會 1983年3月設立 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 1983年6月設立 外事委員會 1983年6月設立 華僑委員會 1983年6月設立 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 1993年3月設立 農業與農村委員會 1998年3月設立 各專門委員會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領導;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領導。 9位委員長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由委員長、副委員長若干人、秘書長、委員若干人組成。 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副委員長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先后擔任委員長的有: 劉少奇、朱德、葉劍英、彭真、萬里、喬石、李鵬、吳邦國、張德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