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界別女委員履職在節日 8日早晨九點不到,少數民族界別委員的小組會議室里便熱鬧起來。雖然是婦女節,但精神抖擻的女委員們還是早早到了會場。 “今天是女同胞們的節日,我們沒有什么禮物,就把話筒先給女委員,請把你們的心聲建議都說出來吧!”主持人的開場白贏得了全場一片掌聲。 “我來說說家鄉人民的渴望。”來自西藏錯那縣勒布門巴民族鄉的次珍委員帶來了關于少數民族地區實施美麗鄉村建設的提案。她介紹了錯那縣“生態立縣”的舉措,并發出呼吁:無論是從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來看,少數民族地區美麗鄉村建設都需加快步伐。 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副市長、仫佬族委員吳愛紅的關注點集中在法治教育和核心價值觀培育方面。“能不能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把執行情況納入‘普九’驗收考核中去?能不能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分步驟、有針對性地納入基礎教育學科體系?”吳愛紅委員的建議引起了在場許多委員的共鳴。 讓貧困地區農村青少年擁抱“書香生活”,是廣西毛南族委員、《中外少年》主編覃文靜連續多年關注的問題。她動情地講了一個故事:在一次擔任評委審閱征文的過程中,她發現,城市孩子大多視野開闊、想象力豐富,個性更陽光更積極,而偏遠農村的孩子們,則無論在知識面還是精神狀態上都與城市里的同齡人有不小的差距。“不能因為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影響了孩子們的身心成長。讀書改變命運,不只是給他們走出貧困的機會,更要豐富他們的心靈、滋養他們的理想。”覃文靜委員提出建議:在貧困地區開展學生閱讀情況調研,啟動貧困地區學生閱讀專項工程,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公益組織圖書捐贈力度和質量,提升“教育扶貧”水準。 女委員們的發言緊鑼密鼓,半天下來,四川阿壩州人大常委會主任王福耀委員筆記記了好幾頁。他連連感嘆:“女委員參政議政能力都很高,而且普遍調研扎實、觀察細致、滿懷感情,這點值得我們學習。”(記者 王斯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