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紅梅代表:為人民服務也需要供給側改革
新華社石家莊3月3日電(記者王昆)“作為社區干部,我想說點能用眼睛看到的,具體的、細小的,正在發生的事。”談到如何更好地開展社區工作,提供專業化的社區服務,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東關街道東方家園社區黨總支書記袁紅梅向記者娓娓道來,扶貧路上不讓每一個人掉隊,很溫暖。但做下去,在服務方式上還是應該更加人性化,讓接受者有尊嚴地享受到服務。
今年春節以后,袁紅梅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履行人大代表的職責。她把國家的大政方針結合到實際工作中,不斷思考如何為老百姓提供更專業的社區服務。
袁紅梅說:“現在居民家庭條件都好,‘不速之客’式的家訪方式必須改正,我們現在都是在樓棟、單元口、小區街道上收集群眾意見,通過QQ群、微信公眾號、微信朋友圈了解大家的心聲。”
在袁紅梅的案頭,今年兩會要提交的《關于修改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議案》《關于社會組織如何在社會治理中發揮作用的建議》《關于社區教育的幾點建議》,個個與社區工作有關。
袁紅梅在社區調研發現,城市社區里面的貧困戶大部分是因病致貧或者是因家庭突發變故而致貧,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米面油”的幫助,他們希望在制定服務方式上因人而異、對癥下藥,解決根本性問題。
“為民服務也需要供給側改革,政府應關注群眾的共性需求,去掉一些形式主義和群眾并不需要的服務,強化一些群眾正在需要的服務,增強城市服務的針對性。”袁紅梅坦言,一些公共服務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往往注重的是掛牌子、做展架、發放宣傳彩頁等方面,而忽視了問詢群眾“什么樣的服務才能幫到你。”
袁紅梅認為,只有為人民服務也提倡供給側改革,才能最終把好事辦好,讓老百姓買賬。在工作中,調整好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三者之間的關系,完善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機制和范圍,將是未來建設和諧社區的重要因素。
- 上一篇:
-
吉炳偉代表:"文化+"為特色城市發展開新路
已是第一篇
-
吉炳偉代表:"文化+"為特色城市發展開新路
- 下一篇:
-
張明敏:把更多“正能量”帶給香港青年朋友
已是最后一篇
-
張明敏:把更多“正能量”帶給香港青年朋友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