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人:
湖南省慈利縣龍潭河鎮黨委書記 向平華代表
甘肅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路志強代表
【話題背景】
北京市康營村村委會原委員梁達騙取政府拆遷補償款1.89億余元,上海市隴興村原黨支部書記吳順弟受賄、侵占和挪用集體資產2800萬元……近年來,巨貪村官不時出現。
前不久,最高檢與國務院扶貧辦決定,從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期5年的集中整治和加強預防扶貧領域職務犯罪專項工作。
怎樣建立健全農村管理監督機制,造好制度的鐵籠子?怎樣懲治和預防涉農領域的職務犯罪,從源頭上減少腐敗發生?代表爭相獻策。
向平華: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我當了18年的村支書,從第一年開始,每年都要把村里的賬務印成冊子,送到每戶人家,讓大家來算算賬。比如桃園采摘,我們對外招標后,誰參與了、收入多少,都會明明白白告訴大家;項目資金,項目是啥、資金多少、支出多少、誰從中拿了報酬,每一筆財務收入和支出都要向村民公開。
路志強:的確如此。甘肅省每年大概有500億元的資金支持“三農”。但多年來對于涉農資金的種類和底數,一直沒人能說清楚,信息的不對稱和不公開滋生了暗箱操作的空間。甘肅省檢察院與相關部門合作,對扶貧項目資金等進行了全面摸排梳理。最終搞清楚管理扶貧項目資金的政府部門有22個,涉及9個大類,51個項目,109個子項,為后續的監督管理提供了堅實基礎。
向平華:要讓公開常態化,還得靠制度保障,包括財務制度在內的各項制度都必須健全規范。這幾年,村里成立了監督小組,三五個人代表村民進行監督,沒有他們的認可,一分錢也報銷不了。這是從源頭鏟除腐敗的重要辦法。
路志強:我們在辦案過程中發現,管理不規范、信息公開不到位、監督機制不健全往往是導致涉農腐敗的主要原因。2014年,我們在全省開展了“保民生、促三農”專項行動,組織了5次大規模的集中督查,共立案查處涉農職務犯罪案件726件1311人,對尚未構成犯罪的581名農村干部進行了警示訓誡、責令糾錯,同時還通過檢察建議等方式對基層各項制度進行了健全完善。
向平華:內部監督是自我監督,外部監督同樣必不可少。鄉鎮一級要擔負起監督職責,每年要對村級財務定期審計,有問題要及時指出處理。我們也歡迎檢察機關主動監督。
路志強:涉農檢察一直是我們工作的重點。甘肅檢察機關在鄉鎮設立了檢察室,在縣區涉農部門和村社設立了檢察聯絡室,每個室確定一名檢察官,同時選聘檢察聯絡員協助開展監督工作。派駐機構主要負責監督“三公開”,公開倒逼公正,這樣做既能給群眾一個明白,同時也能還基層干部一個清白。
視覺統籌:劉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代表委員談精準扶貧:全面小康 一個都不能少
已是最后一篇
-
代表委員談精準扶貧:全面小康 一個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