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記者馬勇 秦交鋒)兩會前夕天尚數九,青藏高原東隅的黃河谷地開始返青。這是青海省循化縣,全國唯一的撒拉族自治縣,與記者同行的是撒拉族唯一的全國政協委員、青海興旺集團董事長韓興旺。
街子鎮是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的中心,撒拉族最重要的民族文化遺存坐落于此。在車水馬龍的街子鎮上,如今最醒目的建筑是位于三立方村的一幢四層新樓。
“這是我們循化縣現在最大的幼兒園,是我們企業投入1000多萬元建的。今年9月準備正式開園,到時候能夠接收900多個學齡前孩子。”韓興旺說,投入這么大的財力、物力去建一所幼兒園,是與撒拉族薄弱的學前教育和他作為一個全國政協委員的職責有關。
今年73歲的韓昌祥是三立方村的老人。韓昌祥有6個孫子,其中有4個孫子年齡在1歲到5歲之間。“我們現在是天天盼,盼著這個幼兒園早點開,好讓孫子們能像大城市里的孩子一樣正正規規地上個學前班。”韓昌祥說。
三立方村支書盧明輝則告訴記者,整個三立方村大約有300個學前教育適齡兒童。
韓昌祥家和三立方村的情況是循化縣學前教育的一個縮影。循化縣教育局副局長拉浪多杰說,2010年前,教育基礎薄弱的循化縣只有一所公立幼兒園。而全縣絕大多數人口為主要使用民族語言的撒拉族群眾,因此,與內地孩子比,撒拉族孩子就學首先面臨著語言關。
“語言不通,上課就聽不懂。從小學開始,我們撒拉族的孩子學習就很吃力,雖然能夠上中學、上大學,但是很難上好學校,尤其是在建設家鄉急需的理工科方面難有起色。因此,振興民族教育首先要從娃娃抓起,振興學前教育。”韓興旺說。
在2011年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上,韓興旺提案建議加快發展西部民族地區學前教育。他的提案得到了全國政協和教育部等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五年來,結合教育布局調整和教育深化改革,以及社會辦學和企業捐資入學,循化縣的學前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扶持和發展。
“現在我們全縣有36所公辦和民辦幼兒園,已經覆蓋到每個鄉鎮。”拉浪多杰說。
如今,學前教育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讓韓興旺有了新的思考。“幼兒園有了,條件也好了,但是一學期幾千塊的學費對農村的撒拉族群眾來說還是不小的負擔。所以,我們這所幼兒園準備一個孩子一個月只收150到200元費用。希望有更多的企業和社會力量投入到西部民族教育的發展中來。”韓興旺說。
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開幕后,韓興旺告訴記者,在這次會上,他準備提案建議國家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范疇。
“這樣一來,學前教育的投入更有保障,師資力量和幼兒園的管理工作能夠規范起來。這個基礎如果打好了,西部民族教育振興就解決了根本問題。”韓興旺說。
- 上一篇:
-
田向利:決勝“十三五”需要注入更多文明的力量
已是第一篇
-
田向利:決勝“十三五”需要注入更多文明的力量
- 下一篇:
-
鄔書林委員:關于全民閱讀 我再加句話……
已是最后一篇
-
鄔書林委員:關于全民閱讀 我再加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