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10日在青海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強調指出,扎扎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扎扎實實推進脫貧攻堅,扎扎實實推進民族地區發展。他強調,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在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上,一定要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堅持保護優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奏響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最強音
王學軍代表(安徽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要把生態環境保護擺在優先地位,用最嚴格的制度堅決守住生態底線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是安徽又一次重大歷史性機遇。抓住并用好這一戰略機遇,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把新發展理念貫穿于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確保與中央的要求、與總書記的要求同向同步。
要把生態環境保護擺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優先地位,加強生態修復工程建設,加快巢湖流域、黃山市、宣城市、蚌埠市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大力構建綠色生態廊道。完善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用最嚴格的制度堅決守住生態底線,實現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有機統一。
要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加快長江、淮河干流整治和引江濟淮工程建設,統籌整合港口資源,統籌推進鐵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設,積極發展多式聯運,打造高水平綜合立體交通走廊,使長江黃金水道產生黃金效益。我省擁有759公里長江岸線,這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要把長江岸線資源有序開發和保護作為重大任務,加強統一規劃,合理安排開發時序,提高岸線利用效率。
強調保護生態、堅持生態優先,不是不要發展,關鍵是發展什么、如何發展;不是搞過度開發、低水平重復建設,而是要高起點定位、高水平發展。我們要按照培育世界級產業集群的要求,深入實施加快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4105”行動計劃,全力推進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智能家電、智能語音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建設,加大招商選資、招才引智力度,構建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綠色產業體系,加快建設創新型經濟強省、文化強省、生態強省。(本報記者 朱思雄 孫振整理)
學以致用,不辱使命
駱惠寧代表(青海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全面領會貫徹講話精神,扎扎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脫貧攻堅及民族地區發展
對習總書記在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我們要全面領會、全面貫徹,要牢牢把握對青海工作著力點的重大要求。
深刻領會“扎扎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的重大要求。牢固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堅持以生態保護優先理念協調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要持續推進木里礦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優化對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的管理。要統籌推進生態工程、節能減排、環境整治和美麗城鄉建設。要加快培育生態產業,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深化生態文明制度改革,特別是抓好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保護好三江源,保護好“中華水塔”,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是青海義不容辭又來不得半點閃失的重大責任,我們必須高度自覺、十分精心、扎實工作、不辱使命,使青海成為美麗中國的亮麗名片。
深刻領會“扎扎實實推進脫貧攻堅”的重大要求。扭住“精準”,找準“窮根”,明確“靶向”,更加注重教育脫貧,不讓貧困地區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進一步有針對性地解決好“怎么扶”的問題。注重提高脫貧效果的可持續性,確保實現“四年集中攻堅、一年鞏固提升”的目標。
深刻領會“扎扎實實推進民族地區發展”的重大要求。在青海,不謀民族工作,不足以謀全局。要發揮特殊優勢和潛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強化改革和市場意識,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持續激發社會正能量??傊?,我們要把習總書記對青海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轉化為全省上下奮發有為、干事創業的生動實踐。(本報記者 何聰 王梅整理)
- 上一篇:
-
青山是美麗 藍天是幸福
已是第一篇
-
青山是美麗 藍天是幸福
- 下一篇:
-
從嚴治黨挺起“中國脊梁”
已是最后一篇
-
從嚴治黨挺起“中國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