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協調“大合唱”
“依托黃金水道,讓東中西部聯動起來。”重慶兩江新區湯宗偉代表認為,長江經濟帶的建設,將打破區域壁壘,實現資源優勢互補,讓路更通,讓貨更暢,讓東中西部的發展更協調,經濟發展更健康。
“發展新興產業,不是不要傳統產業了,而是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兩翼齊飛。”江蘇陽光集團陳麗芬代表認為,不可能全國所有地方都發展新興產業,要提升傳統產業,優化生產力布局,相互協調相互促進。
“‘一帶一路’建設是千載難逢的機遇,要好好抓住。”內蒙古神華烏海能源有限公司伊永春代表表示,內蒙古外連俄蒙、內靠京津冀,借“一帶一路”東風,將迎來更好發展,提升質量效率。
城市農村“比翼飛”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云南迪慶州同樂村村民余秀芝代表表示,配套設施的完善,能以更大力度支持農業農村發展。過去村里山遠路陡,守著“綠色銀行”卻提不了款,如今條條大路連起了山村和城市,林下經濟的發展讓村民鼓了腰包樂開花。
“讓更多的公共服務資源向農村傾斜。”江蘇鹽城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沈進進代表認為,城鄉協調發展,還要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江蘇從2010年開始啟動提高農村大病醫療保障水平試點,目前累計有5.13萬人獲得重大疾病保障,切實減輕農民醫療負擔。
兩個文明“兩手硬”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中科院南京分院周健民委員表示,沒有軟實力的提升,就不會有真正的全面小康,學校是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要通過教育促進形成13億多中國人價值觀的“最大公約數”,為全面小康、民族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富了口袋的同時,要全力富腦袋。”新疆大學教授阿不都拉·阿巴斯代表認為,文化產品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要進一步加快文化產業創新與轉型升級,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記者侯云晨 李堅 蔣云龍 楊文明 王偉健 姚雪青 周飛亞 楊遠帆)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讓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獲得感”
已是最后一篇
-
讓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