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結合政府工作報告熱議創新發展理念
如何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啟動一批新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國家科學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培育壯大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
——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南京大學校長陳駿代表
高校多做原創研究
作為我國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研究型大學目前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如科技論文多,原創成果少;投入研發經費多,科研成果轉化為應用的少;申請的專利多,能直接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少。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長期困擾我國科研與經濟社會發展脫節的“兩張皮”問題,把創新落到實處。
建議高校向以問題為導向的原創研究轉型,積極研究全局性、基礎性重大理論問題,抓住科技競爭力提升的關鍵要素與國家、企業的所急所需,強化國家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重大技術研發,解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性、戰略性科技問題。同時,健全科技創新的市場導向機制,消除科技創新成果與市場銜接的壁壘,為科技創新成果走向市場和企業,轉化為生產力提供制度保障。(記者 姜潔)
中國文聯副主席迪麗娜爾·阿不都拉代表
文化創新引領民族交融
維吾爾族和其他各民族一樣,是一個有著豐富燦爛文化的民族,常被形容為“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麥西熱甫”作為維吾爾人具有實踐傳統的文化空間,是維吾爾人文化傳統和民間風俗的一部分,為本民族成員提供豐富的傳統知識、持續的文化身份認同感,被認為是本民族最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
創新是保持傳統的最好途徑。作為一名黨培養起來的維吾爾族舞蹈藝術家,我要用我的舞姿描繪、述說、傳播新疆獨有的文化魅力,用我的創新能力賦予它全新的生命力。我擔任總導演并主演的歌舞劇《絲路上的中國夢 永遠的麥西熱甫》,就是這樣一部誠心之作。它反映了中華民族一體多元文化、和諧共存的狀態,載歌載舞地講述了一個關于生命、熱愛生活、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故事。這部劇深入基層數十場惠民演出,場場爆滿。促進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需要先進文化的引領,先進的文化一定是充滿創新精神的文化創造。(記者 王玨)
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廖昌永代表
文化創新要尊重傳統
筆墨當隨時代,文化事業應當反映當代社會的精神風貌。現在全社會強調轉型升級、創新發展,這并不僅僅是經濟或科技領域內的概念,對藝術工作者來說同樣要創新、要升級。然而,藝術的創新是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之上的,不能只講一個不講另一個,只有二者相互作用,作品才會出彩。有的人處理不好二者的關系,其作品也就缺乏內涵或缺少活力。
因此,藝術創新是在傳統基礎上進行有益的創新,而不是無序的創新。文藝界應該靜下心來,回看悠久的中華文明史。國人應有文化自信,把中國藝術之魂融入作品中,對外傳播。同時,文化創新,要創作“百姓聽得懂”的作品。這就要求創作不能過分追求技巧性。當然,藝術也并非都是風花雪月,平衡情感與思想也是文化創新需要努力的方向。(記者 曹玲娟)
- 上一篇:
-
新農村呼喚新鄉賢
已是第一篇
-
新農村呼喚新鄉賢
- 下一篇:
-
調動干部積極性 提升工作精氣神
已是最后一篇
-
調動干部積極性 提升工作精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