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新華社記者) “快板打起響連環,城鄉清潔來宣傳。建設美麗新賀州,構建整潔美家園……”2014年3月4日,一陣歡樂的快板聲在廣西賀州鐘山縣同古鎮響起,精彩的文藝演出吸引了許多人前來觀看。同時,現場開設了集中宣傳咨詢服務臺,為當地父老鄉親送去醫療衛生、人口計生、婦幼保健、種植養殖、法律服務等咨詢服務。 這是我國各地各部門廣泛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的一個縮影。2013年底,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等聯合下發通知,要求2014年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并指出要圍繞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提升農村文化科技衛生公共服務水平,著力豐富農村精神文化生活,著力提升農民群眾綜合素質。 組織文藝院團深入農村基層、開展理論政策宣講、安排科技人員開展農技大培訓、開展健康教育和醫療服務……各地各部門緊密結合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下鄉、科技下鄉、衛生下鄉活動。 用春聯年畫送傳統美德、送新春吉祥,中央文明辦推出“三下鄉”新舉措。這批春聯年畫突出民族特色、中國味道,彰顯中國精神、中國形象、中國文化、中國表達。贈送的春聯,主要內容有“仁義忠孝傳家久,誠敬勤儉年年豐”“世代傳家無非積善,鴻運當頭須是人勤”“善良人家好運常在,尚勤尚儉吉祥滿門”等,親切的話語把傳統美德送到人的心里。 內蒙古自治區各盟市相繼啟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示范活動,一系列惠農便農服務活動實現“常下鄉、常在鄉”。如1月24日,內蒙古“三下鄉”集中示范活動啟動儀式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白廟子鎮本灘村啟動。記者現場看到,科技部門通過發放科普資料、現場咨詢等形式向群眾宣傳科普知識;衛生部門開展健康教育、防治結核病等宣傳和咨詢活動,組織醫務人員為農民免費義診、咨詢,并贈送一些常用藥品;司法部門設立法律宣傳咨詢臺,通過贈送法律書籍等形式向群眾宣傳法律知識。 河北省邯鄲市在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中,致力推行“點餐式”服務模式,讓農民唱“主角”,變政府“配餐”為農民“點餐”。如2月9日,邯鄲市邱縣新馬頭鎮波流固村迎來了今年春節熱鬧的一天。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農技專家現場培訓、農民漫畫家揮毫作畫、醫療專家入戶義診……邯鄲市“三下鄉”集中服務活動為老百姓送上了一份“惠民年貨”。 馬年春節之際,遼寧省盤錦市大洼縣下屬14個鄉鎮的村民收到了一份別致的新年禮物:“三下鄉”菜單內容的落實。“過去是給什么要什么,現在是要什么給什么。”大洼縣王家鎮村民倪會文看到自己和鄉親們的“點菜”需求得到落實,認為“這是最貼心的新春禮物”。據介紹,今年以來,遼寧省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中,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等14家“三下鄉”成員單位,各自對口支援大洼縣的一個鎮,為對口鎮提供“菜單式服務”。 在北京,在上海、在山西、在遼寧……各地各有關部門把開展“三下鄉”活動作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切實改進作風的具體舉措,不斷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支持力度,重點解決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創新工作內容和形式,讓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廣大群眾普遍反映,各地各有關部門組織了形式豐富的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給基層群眾送來實實在在的服務,在黨和農民群眾之間架起一座溫暖心田的橋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