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書記”的美麗秘密
發表時間:2014-04-14   來源:解放日報

吳慧芳(前排)與志愿者在一起。 資料照片

  在浦東金橋黨群工作干部吳慧芳心里,群眾工作要使群眾真正滿意,沒有捷徑,只有實干,“你對群眾有求必應,才會換來群眾的一呼百應。”

  有求必應換來一呼百應

  每年春暖花開,東海之濱的滴水湖畔,金橋開發區都會組織園區職工參加環湖賽跑,吳慧芳每次都早早趕到現場,為職工遞水送毛巾,加油鼓勁,為獲勝者戴綬帶……她跑前跑后,忙這忙那,讓人感覺這不是一個黨委副書記,更像一位可親的大姐。

  有人對吳慧芳說,不必那樣親力親為。但她說,群眾工作無小事,點滴之間見真情。

  和吳慧芳共事多年的團隊成員李杰華感慨頗深:“現在像她這樣實實在在干事的,真不多。特別是做群眾工作,在一些地方,往往一年到頭,逢年過節,意思意思,點到就行,哪有像她這樣,周安排,月計劃,滿腦子裝著職工群眾的事,一天到晚,干個沒完。”李杰華找出2009年她剛到金橋開發區工作時,吳慧芳給的一張布置工作的淡黃色小紙條。“夏普工會換屆要盡快完成;恒高的工會主席要抓緊補上;惠而浦工會的印章要上門去收回……”

  像這樣的小紙條,這些年,吳慧芳不知寫了多少。她團隊中的20多位成員,隔三差五都能收到這樣的小紙條。至于這些小紙條具體安排了多少工作,記錄了多少事情,解決了多少問題,已無從計算。但這張薄薄的小紙條,儼然化身為吳慧芳與團隊緊密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使開發區職工群眾所期所盼的事,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

  實干贏來了信任。“在這里工作,有一種歸屬感,有一種在家的踏實感。”這是被獵頭公司高薪挖走后,又甘愿吃“回頭草”的高級電工張師傅對金橋開發區的依戀之情。像他這樣的,在開發區企業中不是少數。上海飛凱光電材料有限公司需要搬遷,在開發區一時找不到場地,公司負責人急了:“花再多的錢也要留在金橋辦公,這里的環境千金難買。”

  矛盾面前總是沖在最前

  吳慧芳所在的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浦東開發開放時成立的四大開發區之一,被譽為新時期上海先進制造業的“搖籃”。

  這里,外資企業、外籍員工聚集,很多公司沒有黨組織,沒有工會組織,黨的聲音無從傳達;這里社會矛盾也多,近些年金橋經濟結構調整,一批傳統制造企業關停并轉,勞資糾紛頻發。僅2008年至今,就有150家企業關閉、搬遷,隨之帶來許多社會矛盾,而每次矛盾面前,吳慧芳總是沖在最前面。

  2011年8月,金橋開發區內一家外資企業因搬遷至外地,不給勞務派遣公司員工經濟補償,導致300多人聚集。當時,部分員工情緒激動,與外方管理層對峙良久,眼看事態就要失控。此時,吳慧芳沖出人群,一步跨上方桌,搶過麥克風,就對職工們喊話,“工友們,我是工會主席吳慧芳,我們來就是為大家維權的,你們有什么訴求,可以告訴我們,但千萬不能動手,一動手性質就變了。”隨后,她一指身后的工作人員說,“你們看,我連律師也給你們帶來了,我們一定把大家應得的權益爭取到。”

  吳慧芳的及時出現,讓現場氣氛暫時緩和下來。她馬上又請來了外方總經理,嚴肅地告訴對方中國法律的相關規定,指出企業在處理此事上的不妥之處,最后她還語重心長地勸解對方,“凡事除了合法,還要合情合理。你們公司在金橋20年,有些職工也工作了20年,對這些老員工,對一些家庭有特殊困難的職工,在經濟賠償時,是不是應該酌情考慮呢?這也體現世界級企業的胸襟與責任。”在吳慧芳的調解下,最終勞資雙方達成協議。

  在為職工“撐腰”的同時,吳慧芳更看重,讓群眾知道自己的權益在哪里,怎么去依法維權。“‘老娘舅’不是和稀泥,我們要讓矛盾雙方冷靜下來,最終在法律框架內解決糾紛,避免兩敗俱傷的結果。”

  2008年至今,吳慧芳和她的團隊妥善處理了群體性勞資糾紛124起,其中世界500強企業16起,涉及員工11930人。在處置勞資矛盾糾紛上,她實現了“三不”原則,即勞資矛盾不出廠區、勞資糾紛不發生肢體沖突、不得損壞公司設備和財物。對此,前來考察的專家學者感嘆:這樣的業績在全國也不多見。

  人們說,美麗金橋的一片祥和,離不開吳慧芳團隊的付出。一樁樁竭誠為群眾服務的實事,使她成為金橋開發區極具感召力的一面旗幟。

  不為人知的那些秘密

  為群眾工作,敢說敢做,對家庭卻“出爾反爾”,“美麗書記”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熟悉吳慧芳的人知道,她18歲就進了工廠,成了青年突擊隊隊長,26歲就擔任上海金山石化總廠團委副書記,32歲又成為石化總廠工會副主席,33歲當上全國人大代表,成為當年上海一線產業工人中最優秀的女青年干部。她在做群眾工作這個崗位上整整奉獻了40年。

  吳慧芳做事不為名利。55歲時,她到了退休年齡,但組織上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來接替。吳慧芳就任勞任怨,自覺地把自己摁在崗位上。在關系轉換的半年過渡期內,她一直都是不拿錢在干活。領導見到她,面露難色,她總是擺擺手,“沒關系,沒關系。”

  兒子在加拿大求學、工作,吳慧芳一直對兒子說,媽爭取明年去看你。可14年過去了,還沒成行。去年,兒媳有喜了,還是雙胞胎。這下,吳慧芳急了,“再不去,當媽的說不過去了。”終于,她趕在兒媳生產前兌現了給兒子的諾言。可她人在國外也不歇著,老是忙著編短信、發郵件。兒子說她,來都來了,就多呆些日子吧。可她放不下開發區群眾的那些事,把照料兒媳的工作托付給親家,便風塵仆仆地趕回了。

  吳慧芳的電話特別多,手提包里總備著一塊手機電池和充電器。電話大多涉及企業或職工群眾利益,常常三言兩語解決不了。對此,愛人胡相禮不無嗔怨:“一接電話,啥都忘了。在家常常把菜炒黃了,把魚燒焦了,把綠豆粥煮糊了。”嘴上是埋怨,可心里更多的是自豪:“她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從認識她時就這樣。”

  愛人是從事環保工作的工程師,污水治理的科研專利被多人剽竊復制,有人勸其打官司,討說法,這事讓吳慧芳知道了,一貫做事較真的她竟“和稀泥”:“算了,算了。專利能推廣,說明對老百姓有用,不要計較了。”愛人生氣了,“到了這個時候,你還是老百姓,老百姓”。其實,吳慧芳也知道,這理應依法辦事,但當下治理污染比打官司更要緊,能讓老百姓受益,其它都可以放棄,因為“我們工作不都是為了老百姓嗎”?

  吳慧芳愛涂口紅,在金橋盡人皆知,但這里的秘密,卻不是所有人都知曉的。原來,在石化工作期間,超負荷的工作曾使她被送進醫院重癥監護室搶救。出院后,面對一疊病危通知書,吳慧芳也有些后怕。但一回到工作崗位,她又全然不顧。如今,吳慧芳工作勞累時會感到胸悶,有時嘴唇都會發紫,抹口紅是為了讓自己顯得精神,這都是病毒性心肌炎落下的后遺癥在作祟。87歲的老母親至今還為她擔心,一見面就問,“麝香保心丸還有嗎?包里帶著嗎?”吳慧芳總是微笑著點點頭。

  人物剪影

  在浦東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有一位出了名的 “美麗書記”——吳慧芳。

  她今年59歲,每天早上仍要花大把時間打理一頭短發,換上金絲眼鏡,把口紅涂得濃淡相宜,再選一套得體的職業裝,才會出門。走在金橋各大企業中,不僅認識她的職工會點頭稱贊,就連外方經理也會用不標準的普通話夸她,“吳書記,你真漂亮!”

  直到這些年,臨近退休,吳慧芳才說出自己的“秘密”,“我花心思打扮,就是要在企業管理者面前贏得尊重,為職工維權,為群眾謀利,不能輸在氣勢上。”

  這是金橋開發區綜合黨委副書記、工會聯合會主席吳慧芳的“美麗秘密”,也是一位真正把群眾路線放在心上的共產黨人的心聲。

  在金橋開發區綜合黨委的會議室里,掛著37面錦旗。這些錦旗,有世界500強企業的高管或工會送的,也有職工群眾送來的。面對這些錦旗,吳慧芳的解讀與眾不同:“這說明我們的工作還沒做到位,等到有一天,大家認為我們是自家人,就不用多此一舉了。”(記者 王志彥)

責任編輯:王荷月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幕 | 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不卡 | 日韩欧美永久免费aⅴ在线 午夜少妇特级福利 | 日本系列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 | 伊人丁香五月综合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