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西藏把建立直接聯系群眾機制作為轉變作風的重要舉措,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帶領全區省軍級領導干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選擇基礎薄弱、情況復雜、困難較多的縣、鄉、村、寺廟作為聯系點,每人聯系1鄉1村1寺和2至3戶困難群眾,目前已實現了黨員干部聯系點全覆蓋。 西藏山南地區貢嘎縣昌果鄉因特殊的氣候和土壤盛產“紅土豆”,但是家家戶戶種土豆后產量增加,銷售成了大問題。聯系昌果鄉的貢嘎縣縣長次仁在調研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立即與鄉干部一起商議對策,最終他們解決了一輛車幫助運輸,并由一名副鄉長專門負責銷售,在山南地區和拉薩市分別建立起代銷點,不到一個月,3萬余公斤紅土豆銷售一空。 在深入貫徹中央精神基礎上,西藏緊密結合地方實際,“規定動作”做到位,“自選動作”創特色。在第一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自治區黨委常委會班子提出,除了解決“四風”問題,還要著力解決黨員干部“政治立場、工作作風”的問題;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西藏又著力解決了部分基層組織軟弱渙散、干部工作能力不強的問題。 “地市縣級干部解決‘四風’問題不能是你有病,讓基層干部吃藥,而是要把自己擺進去。”自治區黨委常務副書記吳英杰在基層聯系點調研后,指出了西藏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目前尚存在的問題。有的干部也在調研報告中指出了“干部進村入戶率不高;開展活動形式不豐富,與工作實際結合不緊密;經濟結構單一”等問題。 學習教育結合實際,突出重點,提高針對性和實效性,這是西藏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又一特點。記者從西藏自治區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了解到,西藏除了組織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還引導黨員干部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繼承弘揚“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同時,開展藏漢“雙語”學習教育,組織各級漢族干部自覺學藏語、鄉村藏族干部主動學漢語,促進與群眾的交流交往,盡力做到溝通“零距離”。 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西藏注重用制度化的手段將其中好的做法固定下來,指導長遠。吳英杰說:“黨員干部聯系點全覆蓋,將這種直接聯系群眾的工作方法制度化,長期堅持,群眾與黨員干部建立了真感情,我們也更容易聽到老百姓的心里話,及時發現需要解決的深層次問題”。(記者 尕瑪多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