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群眾路線 改工作作風) 新華社青島8月2日電(新華社記者徐冰 張旭東)“原來村里路上堆滿了舊檁條、廢鋼筋、破門窗,亂七八糟的,現在都挪走了,看著可真舒服。隨手扔垃圾的人也少了。”青島市膠州市九龍街道車家河村村民王德正滿意地說。 車家河村全村有60%的村民從事拆遷,一直以來,村民將廢舊建筑材料隨處堆砌。膠州市在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調研發現,這個村環境的臟亂差折射出村委班子渙散、不團結、不作為、管理混亂、賬目不清、政策不透明等諸多問題。 膠州市九龍街道黨工委立即成立工作組進駐車家河村,物色新班子人選。今年4月,街道黨工委根據舉報經查實,給予車家河村原黨支部書記警告處分,免去其黨支部書記職務,任命該村黨員李明擔任村支部副書記,主持村內工作。6月10日組織村委進行了換屆選舉。 李明上任后與駐村“第一書記”對每家每戶進行了大走訪,廣泛收集村民意見建議,成立理財小組,公布所有賬目;修整村莊道路,僅用22天,村里幾條主要道路全部鋪上瀝青;籌建“聚水”合作社,注冊了“耙子頭”黃瓜品牌;為4名急需救助戶申請了低保救助;村里的文體小廣場也正在建設中。 青島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姜渤介紹,整治基層軟弱渙散黨組織是青島市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重要內容之一,青島市成立督查組明察暗訪,對一批存在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進行了梳理、歸類。 “針對查實的各種問題,梳理分類,逐村分析軟弱渙散原因,列出‘整改清單’,本著‘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先解決什么問題’的原則,一村一策進行集中整治。”姜渤說。 記者了解,青島市把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轉化工作納入年度黨建工作考核,對工作不力、措施不硬、效果不明顯的鎮(街道),實行黨建工作考核“一票否決”。同時,建立跟蹤銷號制度,防止整頓工作一陣風、走過場,確保轉化一個、鞏固一個、提高一個。 “以前,我們給村委多次反映臟亂差問題,都沒人管,新上任村委逐戶逐戶地做工作,帶領黨員村干部一起搬,20來天全都整好了。”膠州市九龍街道車家河村村民王德正說。 同樣,青島市市北區伊春路自發農貿市場的根治得益于此。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青島市市北區對遼源路城管執法中隊黨支部進行“大換血”,調入敢于碰硬、勇于創新、善于協調的新執法隊員。他們疏堵結合,調動群眾,讓有合法經營手續的攤主回到合法農貿市場,其他攤主分流到附近早市并協助辦理營業手續,使長期混亂的農貿市場得到根治。 此外,青島市著力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保證聯系服務群眾“零障礙”。青島市城陽區以區長公開電話為基礎,整合全區16條市民訴求渠道,建成處理非應急事務的政務投訴服務平臺,24小時人工接聽,全年無休。目前,這個平臺共受理市民來電來信23130件次,限期辦結率、回復率均達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