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踐行群眾路線扎實推進魯甸抗震救災
發表時間:2014-10-05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昆明10月4日電(記者吉哲鵬)黨旗在安置點迎風飄揚,救災款物陽光發放,監督關口前移,民情聯系卡成為干群“連心橋”,一些軟弱渙散的基層黨組織被強力整頓。在魯甸地震災區,云南省把抗震救災作為踐行群眾路線的大考場,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扎實推動地震應急搶險、過渡安置和災后恢復重建前期工作等順利開展。 

  在魯甸地震災區,各級黨員領導干部率先垂范,靠前指揮,成為廣大黨員群眾抗災救災的“主心骨”和“頂梁柱”。地震發生后,魯甸縣龍頭山鎮黨委書記李善云、鎮長陳國勇及時成立4個黨員突擊隊,從廢墟中救出了20多人。 

  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認真對照在抗震救災工作中涌現出來的李善云、唐正云等先進典型,從靈魂深處剖析自己。“你在發放救災物資時先發放你們村民小組的,沒有做到‘一碗水端平’。”在專題組織生活會上,火德紅鎮銀廠村一位黨總支委員這樣批評村副支書。通過一條條直指問題、切中要害的批評,真正找準查實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問題所在,及時進行整改。 

  開展“八包八保”,為抗震救災“強筋健骨”。按照云南省委組織部安排,災區實行廳級領導包重災鄉鎮、縣處級領導包鄉到村,縣直單位和鄉鎮科級領導包村到組,科級干部和一般干部包保到戶的“八包八保”責任制,包物資發放、保基本生活,包環境衛生、保疫情防控等,把抗震救災各項工作網格化。 

  昭通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納云德介紹,目前全市共有6100多名各級干部聯系全市2660個村(居)民小組、包保受災群眾14.45萬戶,細分任務、分片包干、入村蹲點、責任到人,迅速將各類物資送達受災村組,并在紀檢部門監督下“陽光分發”。災區防疫工作也實行包保責任,實現“大災之后無大疫”。 

  創建災區“紅旗社區”作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重要平臺。“紅旗社區”圍繞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服穿、有干凈水喝、有安全臨時住所、有病能醫治、孩子有學上的“六有”目標,讓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凸顯出來,推動受災群眾過渡安置平穩有序。 

  魯甸縣火德紅鎮老屋基安置點“紅旗社區”受災群眾李懷萬說:“這里每天都有衛生防疫人員來噴灑藥水,有社區警務室維持治安,有困難還可撥打帳篷上的包保聯系電話跟他們說,每件事情都有回應。” 

  把抗震救災與教育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強化了基層黨組織建設。昭通市加大對不勝任抗震救災工作的基層黨組織班子調整力度,處理了一批在抗震救災工作中不履職甚至違紀的干部。巧家縣在抗震救災工作中對14個村級黨組織班子進行了集中整頓,對7名基層干部進行了組織處理。

責任編輯:桑小婷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 |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网站 | 亚洲AⅤ日韩AV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专区 |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小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