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四風”必須觸動利益“奶酪”
從總體上看,當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貫徹執行黨的群眾路線情況是好的,黨群干群關系是好的,黨的作風也是好的,但從黨的作風建設暴露的問題看,“四風”問題絕非個別和偶然。“四風”的盛行,實際上反映的是一種官場利益固化現象。從本質意義上說,反對“四風”是突破利益固化藩籬的重要切口。 盡管表現形式各異,但“四風”的要害在于背離黨的性質和宗旨。那些搞“四風”的黨員干部淡忘了宗旨意識,顛倒了主仆關系,強調個人或部門利益高于群眾利益,處處想到的是創造和維護一己之私,置全局利益和群眾利益于不顧。 利益固化是反對“四風”的攔路虎,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努力突破利益固化的羈絆,形成良好黨風。習近平總書記在7月23日召開的部分省市負責人座談會上指出: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攻克體制機制上的頑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這為當前深入整治“四風”問題指明了實踐路徑。 反對“四風”,會觸動某些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的“奶酪”,必然要遇到阻力。隨著作風建設的推進,觸及的矛盾越深,涉及的利益關系越復雜。觸動利益往往比觸及靈魂還難。這就要求堅持正確方向,有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的精神,勇于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從破除利益固化這一根本問題上切實改進黨的作風。反對“四風”貴在行動,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中共中央政治局已出臺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為全黨作出示范。從深層次上說,“四風”歸根結底是因利益固化導致權力濫用的表現。權力濫用與利益固化緊密聯系,利益固化催生權力濫用,權力濫用又強化利益固化。掃除“四風”之弊,改進黨的作風,關鍵在于調整利益固化格局,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牢籠里。(摘編自《檢察日報》 2013年7月30日第5版 黃紅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