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日電(記者張曉松 華春雨 孫鐵翔 黃小希)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屆黨的中央領導集體身體力行,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帶領全黨強信念、固根本,抓作風、夯基礎,嚴制度、反腐敗,為全面深化改革凝聚起黨心民心、匯聚起智慧力量。 補精神之鈣 固信念之本 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人民情懷是共產黨人堅守信念高地的動力源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豐富發展了黨的科學理論。 一年多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開展形式多樣的宣講、培訓,不斷推動黨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理論觀點、方針政策、工作部署貫徹落實,推動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思路和改革舉措深入人心。 一年多以來,廣大黨員領導干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用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工作。 持續不斷的學習熱潮,推動廣大黨員干部更加自覺地做到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政治上同心、情感上認同、行動上同步,推動全黨凝聚起團結一心、昂揚向上、勵精圖治的強大正能量。 祛作風之弊 強執政之基 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和一系列管黨治黨的措施,開展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斷推動優良黨風回歸,為改革凝聚起強大的正能量。 一年多來,黨中央言必信、行必果,率先垂范、勇于擔當,全黨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各地區各部門狠抓落實,強化監督,有力促進了黨風政風好轉,帶動了民風社風轉變。截至5月底,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41880起,處理黨員干部54862人,形成強大震懾。 2013年4月,中央決定在全黨自上而下分批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央政治局以身作則、示范全黨,各地各單位學習教育貫穿始終、聚焦“四風”找準問題、開展批評動真碰硬、立說立行狠抓整改……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目前正在開展的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范圍更廣、領域更寬、數量更大,同群眾聯系更直接、更緊密。 活動中,各地各單位整治信訪積案、拖欠群眾款項、征地拆遷中損害群眾利益、執法監管部門“三亂”、干部走讀和辦事不公、惠民政策和資金落實不到位等問題,緊緊圍繞“四風”突出問題、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等,深入正風肅紀、持續深化整改。 一年多來的作風建設,以抓鐵有痕的力度,打消了當初社會上“一陣風”的疑慮,見證了中央一抓到底的決心。 除腐敗之患 建制度之籠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加強黨對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統一領導;提出要“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保障”,全面落實中央紀委向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紀檢機構,改進中央和省區市巡視制度,做到對地方、部門、企事業單位全覆蓋。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黨內決不允許腐敗分子有藏身之地。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禁令接連出臺,“老虎”“蒼蠅”一起打,查辦腐敗案件力度之大、數量之多,為近年來少有。 與此同時,中央審議通過了《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規劃》,提出要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懲治和預防腐敗有了“頂層設計”,制度的“籠子”編織得更加牢固。 從嚴治黨,從嚴治吏。中央相繼就規范黨政干部在企業兼職(任職),認真執行干部退休、工資接轉,開展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抽查核實等出臺制度規定。 明確分工,保持制衡。不少地方探索適當分解主要領導干部的權力和責任,加強和改進對主要領導干部的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 暢通渠道,強化監督。中組部“12380”舉報平臺建成信訪、電話、網絡、短信“四位一體”綜合受理平臺;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普遍加強網站建設,開設舉報監督專區。 選人用人,嚴格把關。中組部修訂干部選拔任用條例,提出嚴禁在干部考察中隱瞞或歪曲事實真相,嚴禁在干部檔案上弄虛作假,嚴禁超職數配備、超機構規格提拔干部等一系列明確要求。 一記記從嚴管理的“組合拳”,一項項剛性約束的嚴規鐵律,讓“為官不易”逐漸成為常態,讓全黨和人民群眾感到了變化、看到了希望,增強了對黨的信心。 新的歷史起點上,黨的建設不斷加強。肩負領導全面深化改革重任的中國共產黨,正以更加堅定有力的步伐,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