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真改 不打折扣
—— 一論切實抓好整改落實工作 “行百里者半九十”。當前,我省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已進入“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這是教育實踐活動實現預期目標的關鍵一環、決勝之舉、攻堅之戰,也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必須拿出更大的力氣、更大的勁頭,動真格、實打實、硬碰硬,高質量抓好整改。 教育實踐活動成效如何,群眾滿意不滿意,歸根到底看整改。現在,一些黨員干部覺得民主生活會開過了,黨員民主評議也搞過了,該松口氣了,這種認識和態度是十分有害的。發現問題,僅僅是開端,最終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如果我們滿足于已經取得的成績,而不一鼓作氣地抓下去,就會功虧一簣。只有堅持不懈打好整改攻堅戰,切實轉變工作作風、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才能真正做到取信于民。 整改,就是要“真改”,關鍵是把功夫下在落實上。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結合實際,突出重點,著力解決當前工作中事關全局、影響民生的突出問題,特別是與基層群眾切身利益緊密相連的“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解決問題既要積極主動、爭取時效,又要實事求是、從基層實際出發,不提不切實際的高目標,不喊漫無邊際的空口號,不開兌現不了的“空頭支票”,堅決防止形式主義、短期行為和形象工程,努力做到從群眾利益出發抓整改、辦實事、解難題、促發展。 真抓真改,還需克服“怕吃虧”心理。整改工作大多牽涉到個人和部門利益,改得越多、改得越徹底,有可能利益就失去越多、越徹底。因此,真抓真改對少數人而言也許吃虧,可對廣大群眾來說肯定受益。要做好“吃得了虧”的心理準備,致力于從“小我”走向“大我”,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直面難題不回避的魄力,確保整改不打折扣、不縮水分、不偷工減料,讓好作風成為好習慣、新常態。(浙江日報評論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