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解決“老不信”
發表時間:2013-09-09   來源:學習時報

  從“蘿卜招聘”的貓膩到“火箭提拔”的詭異,從天然氣漲價的一波三折到能源局新聞辦的“家奴式”回應,從統計數據的相互打架到職能部門的相互扯皮……伴隨熱熱鬧鬧的事件,總能聽到民眾對政府質疑的聲音。這些熱點事件情狀各異,但只要是涉官、涉權都會出現一個共同規律:任憑政府或官員怎么解疑釋惑,人們就是不信。曾經言聽計從的老百姓變身成了“老不信”。“老不信”極端表達的背后,是民眾權利意識的覺醒,“老不信”現象折射的是政府公信力下降的窘境。

  就我國現實而言,制造“老不信”的誘因多種多樣,也許是一條信息的半遮半掩,也許是一項政策的朝令夕改,也許是一個行政執法的越界,甚至可能是一個官員的不當回答。透過這些具體而微的原因,會發現“老不信”極端表達的背后,是民眾權利意識的覺醒。當正當權利未被尊重、基本訴求未被滿足、細小聲音遭到遮蔽,民眾就會以一種失常的饕餮渲泄表達自己的不信任。

  政府公信趔趄,信任的多米諾骨牌將次第跌倒。“老不信”掀開的是信任之殤。《論語》有言,人無信不立。沒有信任的社會是不可想象的。沒有信任,就無法形成分工,無法發生交易,難以形成市場,經濟將萎靡不振。所以,如果“老不信”持續發酵,一旦政府公信趔趄,信任的多米諾骨牌將會朝向令社會所有成員心疼的方向次第跌倒。

  政府公信力下降幾乎是一種全球性現象。約瑟夫?奈等學者的研究顯示,美國政府公信力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一直在下降,而且降幅驚人。比如,1964年民調顯示有3/4的美國公眾信任美國聯邦政府,而1995年同樣民調顯示只有1/4美國公眾信任美國聯邦政府。進一步的調查表明,公信力的下降具有普遍性的特點:所有層級的政府公信力都在下降,所有公共部門的公信力都在不同程度下降,所有類別的公眾都對政府信任下降,所有發達國家政府的公信力都有下降的趨勢。

  隨著經濟的發展, 我國在社會進步的同時,諸多的社會問題也在疊加,公共問題的復雜性、動蕩性和多元性,導致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與此同時,民眾對政府的期望與日俱增,正所謂“既要馬兒快快跑,又要馬兒不吃草”。加之社會環境的寬松、自媒體時代的到來,民眾對政府信任下降有其一定必然性。

  解決“老不信”,關鍵在于政府轉變職能。在某種意義上講,“老不信”現象的存在有其積極意義。就像疼痛提醒人們關注疾病治療疾病一樣,它提醒政府有所作為,從而讓公信力下降的速度慢下來,下降的幅度減下來,下降的廣度窄下來。

  解決“老不信”,信息公開是首選。人人都生活在羅爾斯所說的“無知之幕”中。事件洶洶而至,真相曖昧未明,隔著一層無知之幕,出于自我保護的本能,人們更可能選擇事事質疑,時時警惕。信息公開是揭開無知之幕,進而建立信任的不二選擇。事實上,信息公開是政府的法定職責,理應按照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要求,及時、準確、全面公開群眾普遍關心、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況且進入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是信息傳播者,社會清晰度越來越高,正規渠道不暢,小道消息就會滿天飛。在這樣的倒逼機制下,政府更應該對信息公開的范圍、時間、方式,民眾獲取政府信息的途徑和權益,政府信息公開的責任和追究,以及行政訴訟和國家賠償等,作出具體而明確的規定,讓公眾看到政府的責任心、官員的誠實度、行政權力運行的“金魚缸”。

  解決“老不信”,需要科學民主決策。決策是行政行為的起點。決策科學、民主,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前提。科學民主決策絕不能攙入一個人、一個組織的私利,同時,需要不同主體的相互制衡。羅爾斯在《正義論》中闡明,只有當人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角色時,社會公平才能實現,也就是才可能避免“屁股決定腦袋”的情況。政府可以改變關門制定政策、利益當事人拍板決策的路徑,嘗試由價值中立的第三方代為提出政策建議,避免利益部門化、個人化的陷阱。民主決策的主要標志是各種不同的意見和利益得到最充分的表達。由于傳統使然,過去我們習慣將民主理解為“為民作主”,現在應當變為“由民作主”,增加公共決策中的公眾參與度。凡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點工程項目,在決策前要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并以適當方式反饋或者公布意見采納情況。要完善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的程序規則,使各類信息、即便是對立的信息,各種意見、即使是相反的意見能夠進入決策視野,使各個利益主體的意志有表達的渠道,各種決策主體的權力有制衡的機制,最終使公共利益在政策內涵中得到充分體現。

  解決“老不信”,關鍵在于建設服務型的有限政府。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說,在世界各地,政府正成為人們注目的中心,全球經濟具有深遠意義的發展,使我們再次思考關于政府的一些基本問題:它的作用應該是什么,它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好它應該做的事。近期,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動員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既要把該放的權力放開到位,又要把該管的事務管住管好,并指出這是提高政府公信力、執行力和權威性的必然要求。政府要取信于民,必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并在其“不為”上真正后退,在“可為”上發揮最大效用。權力放得越多,民眾就越放心;事務管得越好,人民就越滿意。告別大包大攬式的全能形象,政府面對的苛責、怨氣就少;履行好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的基本職能,政府贏得的贊揚、信任就多。當政府整合財力、物力和精力,兜住社保的底線、補足教育的短板、熨平城鄉的鴻溝、縮小收入的差異、確保食品的安全,政府公信力就會自然回升。(黃濤)

責任編輯:桑小婷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在线欧美中文亚洲精品 | 亚洲五月天激情在线观看 | 日本一本久a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一级人成字幕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乱码高清视频 |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顶级 | 亚洲欧美自拍另类欧美亚洲中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