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啟動以來,張家港將教育實踐活動與弘揚“張家港精神”結合起來,動員全體黨員干部在實踐弘揚“張家港精神”中補精神之鈣、除“四風”之害。該市在嚴格落實省委“四查四治”、蘇州市委“四治四興”要求的基礎上,提出建設“風清氣正、務實創新、具有張家港精神特質的黨員干部隊伍”的任務要求。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伊始,該市市委常委會堅持“把自己擺進去”,從第一步開始就由市委常委先行示范,積極帶動。3月11日上午,全體市委常委組織第一次學習交流,圍繞“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主題開展討論,市委主要領導代表市委常委會進行了公開承諾。市委全體常委、市政府全體黨員副市長全部參加了聯系點單位的動員大會,并對聯系單位開展活動提出了要求。市委專門召開區鎮板塊“一把手”座談會,市委主要領導對各區鎮“一把手”帶頭開展好活動進一步提出了要求。市委主要領導還帶頭深入基層傾聽民聲,查找問題,到市人民來訪接待中心開展接訪工作,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并責成有關部門立即整改落實,做到一手抓示范,一手抓督促。在抓好市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教育實踐活動的同時,張家港注重抓好區鎮、村(社區)、執法監管部門和窗口單位、服務行業等與群眾聯系密切的基層組織的活動開展。 群眾的期盼就是教育實踐活動的方向。張家港堅持不等待、不觀望,在強化學習教育的同時,同步采取多種措施聽真聲音、真聽聲音,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糾正“四風”方面存在的具體問題,辦好群眾關注的民生實事。首先,創新開展“民生面對面”工作,市、鎮兩級領導及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27個市直機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組建工作組,每周1次,輪流到菜場、廣場等“擺攤設點”,現場聽取群眾意見。其次,深化市領導班子成員“天天聽民聲”和“六個一”蹲點聯系制度,出臺了《2014年張家港市黨政領導“天天聽民聲”工作實施方案》,確保全年每個工作日均有1名市黨政領導在各鎮(區)下訪或在人民來訪接待中心接訪。第三,各級黨組織還通過“民生工作崗”、“民生代辦制”、“民生直通車”、“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等有效載體平臺,建立健全了在一線收集民意、回應民需、掌握民情的聯系服務群眾的工作機制。 張家港注重把教育實踐活動與蘇南現代化示范區建設相結合,堅持在服務人民群眾、提高民生福祉中推動發展,市委出臺了《關于建立市領導班子成員包掛聯系“810”工程制度的通知》,每個項目有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每個區鎮的重大項目有市委常委掛鉤聯系,民生、生態、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有關項目由市人大、市政協領導跟蹤督查。目前,該市全面啟動11項年度實事工程,覆蓋社會關愛、便民服務、教育文化、衛生事業、城鎮設施改造、信息化服務等涉及民生福祉的各個領域。(李仲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