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考:河北作家創作報告文學感思西柏坡的群眾路線
發表時間:2014-04-04   來源:河北日報

  西柏坡,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轉折點。正是在這里,孕育成熟了諸多獨特的經驗和智慧;正是在這里,取得了諸多決定性的勝利;正是在這里,發出了響徹歷史的“兩個務必”。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重溫這些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加更多正能量。2013年7月11日至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期間來到西柏坡,在同縣鄉村干部和當地群眾座談時語重心長地說:“當年黨中央離開西柏坡時,毛澤東同志說是‘進京趕考’。60多年過去了,我們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富起來了,但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復雜,應該說,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從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正在征程中。”

  當前,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全國扎實深入地開展,河北省作家李春雷潛心創作了報告文學《趕考》。作品通過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在西柏坡工作、生活的特殊歷史片段,給我們描述了那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更向我們形象地闡述了一個永恒的歷史真理:“人民,是永遠的江山!群眾,是永恒的考官!”

  4月4日,河北日報選登這篇報告文學,以期大力弘揚以“兩個務必”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征程中迎接新的“趕考”。

  應該說,國共談判破裂之后的1947年,是中共歷史上極端危機的時期。

  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軍隊開始全面進攻。

  1947年3月,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胡宗南指揮25萬兵力,在100多架轟炸機的配合下,全力進攻中共的核心所在地——陜甘寧邊區,其氣焰之洶洶,大有巨石擊卵、餓虎撲食之勢。而中共在延安周圍的部隊,不足3萬人。黑云壓城,岌岌可危,千鈞一發。

  3月14日,延安新華廣播電臺停播。中央軍委緊急發布《關于邊區各部隊保衛延安的部署命令》,要求必須在三十里鋪、松樹嶺線以南地區阻敵十天至兩個星期。但面對20倍于我的強敵,阻擊部隊最多只能堅持一個星期。

  3月18日,中共中央被迫撤離經營了十多年的紅色首府——延安。

  其后的一年時間里,毛澤東率領著這個被西方媒體稱之為“一個800多人的國家”的中共首腦機關的男女老幼,在配備了美式裝備的國民黨軍隊的追殺下,輾轉在陜北的棗林溝、小河村、王家灣、朱官寨、神泉堡、楊家溝一線,晝伏夜出,餐風宿露。

  3月底,中共中央在棗林溝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毛澤東、周恩來和任弼時等人在彭德懷部隊的掩護下,留守陜北,但改名換姓,各取代號為李德勝、胡必成和史林等;而劉少奇、朱德等人,則組成中央工作委員會,東渡黃河,向華北方面轉移,擔負中央委托之任務。隨后,又決定由葉劍英、楊尚昆等率中央機關大部分工作人員,轉移至山西省臨縣,組成中央后方工作委員會。

  但是,僅僅不到兩年時間,形勢便發生了神奇變化,云開日出,天翻地覆。

  從1947年3月離開延安,到1949年3月移師北平,勝利到來之快,大大出乎世界之預料。

  盛衰之理,勝敗之道,個中玄機,其誰得知?

  見證這一奇跡的,就是太行山中一個小小的村莊——西柏坡!

歷史的選擇

  其實,歷史的腳步選擇在西柏坡駐留,是一次必然中的偶然,也是一次偶然中的必然。

  在此之前,隨著形勢變化,中共總部機關曾設想從延安遷出后,向大城市和大平原靠近。但遷到哪里呢?先是凝眸淮陰,后來聚焦承德和哈爾濱,隨著戰局危急,又傾向于晉西北、晉冀魯豫或晉察冀。

  匆匆忙忙的棗林溝會議,對中央工委的落腳之處并沒有明確,只是約略而言“前往晉西北或其他適當地點,進行中央委托之工作。”但到達晉察冀之后,按照中央“停留一段時間,了解和解決該地區軍事行動問題”的指示,確定暫時留駐。在此期間,聶榮臻曾盛情挽留。

  時任中央工委秘書長的安子文后來追述:“這時晉察冀領導同志提出,他們地區存在許多問題……想留中央工委在晉察冀。會后向中央作了請示,毛主席回電批準留晉察冀。”

  西柏坡村始建于唐代,原稱柏卜村,古時因村北的坡嶺上松柏蒼翠且與東柏坡村相對居西,故取名西柏卜。民國年間,改為現名。

  選擇這里,自有它的道理。

  平山縣是紅色老區,群眾基礎好,是著名“擁軍模范”戎冠秀的故鄉,也是風靡各大解放區的歌劇“白毛女”原型人物的故鄉,更是保衛中央總部的“平山團”的故鄉。

  更重要的原因是地形和地勢。西柏坡位于太行山東麓,滹沱河北岸。太行余脈由西南而東北,峰巒起伏,山崗連綿,地勢險要。而西柏坡的東西面各有一道高隆的山脊,像伸出的雙臂,形成一個馬蹄形腹地,將小村緊緊地擁抱在懷中。

  軍事專家分析說,背靠大山,面臨平原,能攻能守,可進可退。若戰局順利,可東出華北大平原,占領石家莊,控制京廣鐵路,進而向南北延伸,直達京津和中原;如有不測,則可撤回層層疊疊的八百里太行,如虎入深山,龍歸大海。

  當時的西柏坡村,是什么樣子呢?

  只有85戶,325口人,散散碎碎地居住在滹沱河北岸的山坡上。村民大多是貧農和中農,只有一戶段姓地主,有文化,很開明,與村民相處融洽。

  小村的東部,是一座小山嶺,嶺前嶺后散落著幾戶人家。

  若征用這一片地方,嶺下開挖防空洞,四周辦公住宿,不啻是一個既隱秘又安全的機關場所。

  于是,通過村長與村民商談,老百姓十分配合,爽快地答應了。

  劉少奇率領的中央工委,是1947年5月進駐的,對外號稱“工校”。

責任編輯:鄧植尹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络 | 亚洲综合国产中文字幕 | 综合久久资源一本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日韩专区 | 偷窥国产亚洲女爱视频在线 | 天天爽夜夜操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