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世界海拔最高公路 見證“天路”滄桑變化
發表時間:2016-05-04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烏魯木齊5月4日電(記者曹檳 江文耀)接近中午,武警交通第四支隊勤務中隊駕駛員昌新毅在駕車經過新藏公路766樁號時,用力按響了喇叭,向一位在此犧牲的戰友表達敬意。

  2002年,武警交通第四支隊從烏魯木齊移防到西藏阿里獅泉河鎮,擔負新藏公路的養護保通勤務,到今年正好15年。近日,新華社記者跟隨支隊車輛,親身感受武警官兵如何在“生命禁區的禁區”守護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

  新藏公路又稱國道219線,北起新疆葉城,南抵西藏拉孜,全長2340余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不到5攝氏度,氧氣含量只有內陸地區的40%。隨著公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系數逐年提高,阿里至葉城從15天縮短到了1天。

  從阿里出發走一百多公里便可抵達新藏線第一驛站——日土縣,一大隊一中隊班長羅兵駐守這里已經整整15年,見證了縣城“從一塊水泥地都沒有到現在兩條整齊寬敞的街道”。

  羅兵最初是一名平地機操作手,但隨著新藏“土路”逐漸柏油化,面臨“失業”的他自學了機車維修、電工和計算機,連蔬菜溫室的暖氣和噴灌系統都是他帶頭設計和安裝的。

  不僅是軍營,高原百姓的生活品質也在提升。一中隊中隊長張磊說,七八年前運到日土的西瓜一公斤要賣到60元,去年夏天已經降到十幾塊。

  駐守三十里營房的五大隊大隊長宋石兵對此也深有感觸。2003年他和戰友在松西鄉修筑路基時煤氣用光了,想用100塊錢從牧民那里買把斧頭劈柴,結果牧民拿出了一個5公升的塑料桶,不要錢,要柴油。

  “那時候有錢也花不出去,還不如以物換物實在。老百姓把錢放在一個小木箱里藏起來,常常需要把發了霉的紙幣拿出來曬。現在路通業興,很多牧民都把錢存到了銀行。”宋石兵說。

  離三十里營房不遠的戈壁灘上,康西瓦烈士陵園的英雄紀念碑在風沙中靜靜矗立,這里安葬著在雪域高原因守衛邊防、國防施工而犧牲的百余位革命先輩。碑前擺放著官兵路過時祭祀的白酒和水果,磚縫里也插滿燃過的香煙。

  離開陵園,很快便到達新疆段西合休鄉的庫地組,脫吉德在此經營餐館已經有17年。在此之前,他也是武警交通部隊的一名駕駛員,為建設新藏線開了6年的車。

  據他回憶,他曾經在海拔4900多米的黑卡子達坂(山口)修了三個月的路,因為高原反應嘴巴腫得跟雞蛋一樣大,就這樣,他最多一天還拉了111車砂石料。

  “那個時候路上的坑深得很,一頭牛臥在里面都看不見。每臺車子里都要放上大米和油,不然不敢上路。跟以前比起來,現在的路就跟飛機場的跑道一樣好。”他說。

  大約從樁號278起,就能看到一條已經廢棄的老路。聽昌新毅說,這條貼山彎道窄到只能過一輛車,如果兩車交會,一輛車就要一直倒,直到可以錯車為止,因此老司機通常在老遠的地方就開始鳴笛。

  駛過146樁號幾百米,中隊長魏添正帶隊清理落石,兩名安全員在監控現場,保障一名裝載機和一名挖掘機操作手的施工安全。他們先開了一條便道供車輛通行,再清理國道上的碎石,忙碌了7小時仍有一塊巨石無法清除,魏添決定回去研究好碎石方案后再回來。

  車子駛達葉城前的最后一個難關——阿卡孜達坂時,夜色已深,由于坡陡落差大,再加上回頭彎眾多,上方車輛的前燈就好像掛在天邊的星星一樣。52歲的自行車騎行愛好者何家駐從葉城出發已經兩天,去年他成功挑戰了川藏線,但是腳下的新藏線他仍然沒有把握。

  “相比起開路養路的戰士們,我們騎個車又算得上什么。”在達坂休息了一會兒,他跟騎友范昌奕捏緊剎車,小心翼翼地下坡而去。

責任編輯:王 文宇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se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 亚洲一二三级看视频香蕉 | 亚洲aⅴ日韩电影在线观看 午夜成午夜成年片在线观看bd | 亚洲精品乱码在线 | 天天狠天天天天透在线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