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一套正在熱播的電視連續劇《向東是大海》講述著信義行天下、熱血保家國的故事;“當代雷鋒”——郭明義的事跡在這個三月再次溫暖人心;兩會前,新華網、人民網等門戶網站組織的“2012年兩會調查”結果顯示,網民最關注的“5個熱點話題”之首便是社會道德建設……如何進一步深化道德建設,以塑造人民的美好心靈,成為今年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道德感召力溫潤心田
“在我們學校門口,有兩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因為給兒子籌錢治病而擺攤賣烤地瓜,12年風雨無阻。”東北師范大學校長史寧中代表的講述從一段故事開始。可去年初,“地瓜奶奶”因腦出血臥床不起。到了11月,“地瓜爺爺”又不小心摔傷了頭部,一家人斷了經濟來源。東北師大的學生將“地瓜爺爺”的故事發到了網上,并發起了一場救助行動。從此,這里成了整個長春最火的烤地瓜攤。媒體記者在這里輪流賣地瓜,老人兒子看病所需要的15萬元手術費用也在兩天內被熱心市民捐齊。史寧中表示,“在寒冷的冬季,‘地瓜爺爺’的故事讓人心里暖烘烘的,相信這份感動仍會繼續傳遞下去,相信這道德之火不會熄滅。”
“很多人都在用道德水平滑坡來解釋我們遭遇到的道德困惑,比如佛山發生的小悅悅事件,經過的18個人都沒有施以援手。我也強烈譴責這樣的行為,可我覺得相對于無德的個案,我們的視野更應該看到的是:“最美媽媽”吳菊萍、“守墓老兵”歐興田、“最美婆婆”陳賢妹……”延邊大學校長金柄珉代表說,這些草根人物以實際行動詮釋著道德的內涵,展現著人性的美麗,并成為這個時代的主旋律。
道德需要文化滲透
呂新萍代表是寧夏銀川市唐徠回民中學的一名普通教師,她用最直接的方式將德育教育“搬”進了課堂。在學校每周的班會課上,呂新萍老師都會讓學生就某一熱點事件展開道德辯論。她發現,學生們在這樣的辯論中能學到一些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
“道德需要文化滲透。它由教育、制度、法律組成一個完整的鏈條,貫穿在人和社會的道德秩序形成過程中。”東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盛連喜委員表示,教育打開道德自律之門,制度為道德筑起防火墻,法律為道德撐起保護傘。并且,道德的表現形式很多都集中在誠信體系中。
“加強道德評價體系和誠信體系建設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廣東奧威斯集團董事長梁耀輝代表在會上提交了《關于建立道德評價體系和加強誠信體系建設的建議》。他認為,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個人,都應該納入道德體系和誠信體系,以道德規范自身的行為舉止。目前要加快建立個人、企業和團體等各種形式的誠信檔案,建立公開、完善的社會信用網絡,形成失信行為的聯合懲戒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