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歐亞文化交流融合的橋頭堡和大通道,地處中俄邊境的黑龍江省黑河市立足打造北疆歷史文化名城,走出了一條具有北疆特色的文化發展之路。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黑河市委書記劉剛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劉剛說,文化也是生產力。近年來,黑河市充分挖掘歐亞文化、民俗文化、社會文化、知青文化和生態文化內涵,大力繁榮文藝創作與演出,扎實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深化對俄文化交流與合作,積極推進旅游文化產業建設,邁出了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堅實步伐。
——抓文化繁榮發展。鼓勵和支持文化創作,成立了攝影、美術、作家、書法等文化協會,打造出“七彩之冬”“黑河之夏”等一批文化品牌。
——抓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改建了愛輝歷史陳列館、知青博物館、旅俄華僑紀念館等場館和一批縣、鄉、村文化設施,全市68%的村屯建立了文化活動大院,涌現出了愛輝區張地營子村、遜克縣車陸鄉文化站等一批全國基層文化先進單位。
——抓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從歷史淵源、科學價值、藝術特點等方面精心挖掘、提煉,編制了旅游產業發展全局性規劃以及紅色、生態等特色景區(點)規劃。
“一個地區文化與經濟有效融合所迸發出的巨大創造力,能夠極大地推動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劉剛說,今后,黑河將努力促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協調發展、繁榮發展。扶持和培育本地文藝創作隊伍,鼓勵以黑河本地自然、歷史和文化為題材的小說、詩詞、攝影、繪畫等藝術創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盡快實現鄉鎮綜合文化站全覆蓋,完善各類博物館、陳列館、紀念館和市縣鄉圖書館等設施,籌建中俄友誼館,擴展、整合、完善影視基地,加快五大連池火山博物館、體育旅游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加強文化資源傳承保護,把“五大連池圣水節”做成知名品牌,保護開發二戰遺址遺跡,申報墨爾根古驛道、鄂倫春民族神泉祭壇遺址等國家級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與發展鄂倫春民俗演出等民間藝術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繼續推進文化體制改革,調動各類文化主體的積極性,鼓勵和吸引國有、民營、外來投資和外商獨資、合資投入文化產業經營。
黑河是毗鄰俄羅斯的口岸城市,是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窗口。劉剛說,黑河要繼續完善中俄藝術品展覽和交易中心,辦好中俄文化大集,并爭取上升為兩國文化交流機制性項目;繼續推進婦女兒童互訪、橫渡黑龍江等機制化項目,聯辦體育賽事和文藝演出,籌建中俄藝術家創作基地。(文化報報駐黑龍江記者 張建友)
- 上一篇:
-
(主題訪談)姜曉亭:推進環境文化建設意義重大
已是第一篇
-
(主題訪談)姜曉亭:推進環境文化建設意義重大
- 下一篇:
-
吉林延邊州委書記張安順:發展繁榮延邊民族文化
已是最后一篇
-
吉林延邊州委書記張安順:發展繁榮延邊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