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回歸"何處?——代表委員聚焦2012樓市"五大懸念"
在“史上最嚴厲”的調控政策之下,房價“過快上漲”勢頭已得到初步遏制。然而,目前的房價距“合理回歸”還有多遠?房產稅全面推開有無“時間表”?如何扎緊樓市調控“籬笆”?圍繞這些百姓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剛剛抵京出席兩會的代表委員各抒己見。
懸念一:房價“合理回歸”的空間有多大?
〔焦點〕今年國家“微調”房地產調控目標,提出實現“房價合理回歸”。那么,回歸多少算“合理”?回歸的空間有多大?
〔觀點一〕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梁季陽委員:按照現在的房價標準,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線城市,再降30%、50%甚至更多也不為過,這里的泡沫實在太大,剛性需求嚴重抑制、引進人才都成問題。但是,土地財政依賴、地價上漲趨勢尚未扭轉,房價回歸空間能有多少?我看不能過早樂觀。
〔觀點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委員:樓市調控不等于打壓房價,更不等同于房價絕對下跌。我國除了幾個房價過高的城市,大多數還是合理的。我不主張房價迅速大幅下降,牽扯的行業太多,整個行業急速回落國民經濟會受不了,穩下來就可以了。一些房價不高的城市,小幅上漲也屬“合理”。
〔點評〕國際公認的合理房價與收入比約為6:1,我國一些城市已遠遠高于這一標準,京滬深房價收入比甚至超過15:1。不論房價回歸或是回落多少,實現百姓“住有所居”、促進經濟健康發展,才是樓市調控的最終標準。
- 上一篇:
-
(兩會第一現場)“晚餐會”上的“雷鋒精神”討論
已是第一篇
-
(兩會第一現場)“晚餐會”上的“雷鋒精神”討論
- 下一篇:
-
[走基層 說變化]為人民鼓與呼
已是最后一篇
-
[走基層 說變化]為人民鼓與呼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