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假長空”不良文風的形成最根本原因是指導思想上出了問題,脫離群眾導致空話套話連篇,假話廢話累牘,因此要改文風首先要解決思想觀念問題。
只有心里裝著群眾,才會真正愿意去改文風;只有為解決群眾問題而作,落筆講話有針對性,有實際內容,才能摒棄空話套話;只有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去書寫去講話,才能避免華麗辭藻的堆砌、晦澀難懂的杜撰。
形成不良文風的根本原因在“脫離群眾”
文章假話、大話、空話、套話連篇累牘,文字很長卻了無新意,甚至觀點都比較模糊,不知所云;有的照抄照搬,東拼西湊,詞藻華麗,但缺乏真知灼見,不會聯系實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于事無補;有的不熟悉群眾情況,不懂和不會運用群眾語言,文章不鮮明、不生動;有的故弄玄虛,胡編亂造……不良文風的表現各有不同,固然與為文者的學識和能力有關,但其癥結則是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是脫離群眾、脫離實際。
為什么要做這篇文、講這個話、批這個件、出席這個會? 倘不是為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是為了宣傳群眾、服務群眾,而純粹是為了表態,為了做樣子給人看,甚至是為了評功擺好,那么,必然有嘩眾取寵之心、無實事求是之意,文風豈能端正得了? >>詳細
改文風不僅是方法論問題,也是世界觀和黨性修養問題。說短話、說新話、說老百姓的話,不那么“系統全面”,卻一針見血,更易被群眾接受;講真話、講實話、講管用的話,不那么“明哲保身”,卻更易形成真知灼見。 >>詳細
因此出現這樣“假長空”不良文風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想上脫離了群眾。打心眼里就沒想著為群眾而作,為解決實際問題來寫,自然也不會在意群眾是否喜歡看喜歡聽。
對策:將群眾擺在第一位,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解決群眾實際問題
·始終堅持“群眾是第一位”的觀念
動筆、開口之前,首先捫心自問:我是站在誰的立場、代表誰的利益發出聲音?心底無私文自華。不為小我為大眾,不為做秀為做事,不為名利為工作,始終為黨的事業立言、為群眾利益鼓與呼,這樣的文風才脫離了低級趣味。提倡什么、反對什么,褒揚什么、貶斥什么,要毫不含糊,不能模棱兩可、八面玲瓏、四面討好。>>詳細
·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
決定為群眾而寫,為群眾而說,才會用群眾愛聽愛看的語言。語言是思想的外殼,新穎、深刻的思想歸根結底靠文字來承載,靠語言來表達。得體的形式既包括運用的文字要清新、語言要活潑、案例要生動、結構要巧妙、篇幅要短小,也包括營造的語境氣氛要和諧、文字格調要自然、講話口氣要和對象相協調。總之是立足于老百姓喜聞樂見,有助于入眼入耳入腦入心。 >>詳細
而群眾是是創造鮮活語言的大師。要想講話、文章引人入勝,就必須深入實踐,放下架子向群眾學習。有的文章、講話引經據典,調子很高,但內容空洞,脫離實際,群眾不愛看、不愛聽,這些文章、講話沒有生命力,寫了等于沒寫,說了等于白說。 >>詳細
·了解群眾所需,解決群眾實際問題
寫文章重在從實際需要出發,能夠說明和解決實際問題。脫離實際,為作文而作文,就會導致形式主義、假大空。因此,培育好文風,首先應增強問題意識,著眼于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 >>詳細
文章要達到說明和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就要有內容、有“干貨”,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既擺事實又講道理,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動人。>>詳細這里的道,是指規律,大處講是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小處說是做好本職工作之道、服務群眾之道、為人處事之道。有道,文章才有深度,才耐人尋味。否則,那種“為賦新詞強說愁”般的無病呻吟,只剩下膚淺和可笑。>>詳細